9月23日,被认为是今年国庆档三部主打大片之一的《辛亥革命》上映,拉开了国庆档的序幕。首周三天收获票房1800万,虽然拿到了当周国产电影周票房冠军,但和1亿的投资相比,算不上是太好的成绩。
票房虽波澜不惊,口碑却两极分化。在国内几大电影评分网站上,《辛亥革命》的评分在7分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分数主要是由“满分+低分”取平均而来,即表明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新浪微博上的情况也大致相同,赞孙淳、陈冲演技精湛、战争场面震撼的评论比比皆是,指其剧情松散如“流水帐”的亦不在少数。
“因为他是张黎,所以可以体谅”;“因为他是张黎,所以理应更好”。——认可的人和不认可的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理由。作为曾执导《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一系列高口碑、高品质、高收视的电视剧的导演,张黎此番初登大银幕,又是拍摄自己熟悉的历史题材,观众的期望值自然颇高。
面对高期待,张黎说:“《辛亥革命》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面对“主旋律说”,张黎大方承认《辛亥革命》就是主旋律,“我不明白有些人希望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什么?对历史的颠覆?还是言行的出位?显然这不应该是对这部电影的要求。”面对对历史探讨力度不够的质疑,张黎说“不要把我放火上烤。虽然一直有人想在这个话题上把我放到炉子上。我可以明确地说,《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就是向辛亥革命致敬!纪念与缅怀是主要的基调。”谈起执导《辛亥革命》,张黎直言:“我没有被招安。不是妥协,是达成共识。”
有媒体对此抛出七大质疑,即使是面对最“心照不宣”的问题,导演张黎也没有“打太极”,反而毫不避讳,坦白到令人吃惊。采访提纲很短,张黎却以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回复,首次向媒体剖白自己的创作心声。
——质疑1:节奏像电视剧不像电影?
——答:“《辛亥革命》是中规中矩的电影”、“武昌首义段落有遗憾”
所谓电视剧之节奏或电影之节奏实际上是节奏感。
因为篇幅限制,我不得不压缩,又不愿意丢失人物的内心层次,所以很多情节不能从容展开,细节不能完全展开。我甚至觉得有些段落不够从容。有些地方若再慢一些会更好。
当然,严格地说,《辛亥革命》是一部讲述历史进程的电影,自秋瑾之死,揭开整个辛亥革命流血牺牲的序,之后是广州起义、武昌首义、阳夏之战、建立共和,整个电影基本是四大块,重大历史节点不允许略过或虚写。我们努力在情节之间寻找关联,寻找内在的逻辑,并试图建立电影化的语境。比如我们确立了牺牲的主题,年轻人为信仰而牺牲的精神,努力建立黄兴和徐宗汉的爱情关系,建立孙中山和黄兴的革命情谊,袁世凯的窃国投机本性、清廷的无能、愚味以及退位的无可奈何等等,并且努力在镜头语言上营造电影的气质。战争场面的逼真、残酷等等。既要说事,又要写人,又要抒情,又要电影化,应该说电影化的程度是很高的。
如果说有问题,我也承认,武昌首义章节。那么复杂的背景,孙中山、黄兴不在国内,也就是说电影中两个主人公都不在场,“主要的戏落在主要人物身上”,这一基本的叙事法则用不上。同时,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又那么复杂,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清廷紧急调湖北驻军镇压,武昌后防空虚,才有了起义的机会……很多事件不在一条线上,又不能违反历史事实,所以这部电影的创作条件是“先保事,后保人”,如果非要说《辛亥革命》不像电影,我也只能说是在这个段落里有些缺憾。
有人说,如果觉得像电视剧也是像我拍的电视剧,因为我一直把电视剧当电影拍,而且拍得太好了(大笑),所以观众看到熟悉的影像风格时,觉得手法像,但长度又不过瘾吧(大笑)!
我要说的是,《辛亥革命》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所谓规矩电影,就是主题、故事、情节、人物都应该是基本完整的,对白、台词,事件的进展、表演是完整的,有系统的,演员不论大小都要有戏,表演都基本在一个水准上。人物进出要有章法,不能太跳。同时,在造型、场景、道具上力求准确,如果你们说这不是电影,节奏慢了,那你们觉得什么像电影?PPT?MV?还是明信片?
下一页:质疑2&质疑3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