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

      哪怕是死了,水对我们仍然很重要

 

  “哪怕是死了,水对我们仍然很重要。我们会把骨灰撒进河流,我父亲的就是,我的将来可能也会撒。”泰国艺术家、电影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说,“但当河流迅速干涸,人们从河床挖沙子,然后我们就成了湄公河两岸新建筑的一部分。”

 

  自古而今,不知道有多少人的骨灰就这么凝固进河岸上越来越鳞次栉比的房子。按照泰国民间的说法,夜晚太阳已落,月亮还没升起,正是鬼魂出没的时候,那些原本沉睡在河床的魂儿,也会从混凝土里出来活动。

 

  知道了这个背景,阿彼察邦的多媒体装置作品就好懂得多。一段录像讲述车祸受伤在腿上装了古怪金属支架的妇女在夏夜辗转难寐,头顶的窗开着,窗台突然浮现一个覆满泥浆几乎全裸的男子,蹲着,默默看她。她起身拿电筒照着打量他,他又消失了,窗台上的泥浆顺墙淌下来。

 

 
阿彼察邦正在进行的新电影截图

  阿彼察邦正在进行的新电影截图。对河流的关注将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湄公河上游的大坝建起后,下游时而迅速枯竭,时而又迅速泛滥。阿彼察邦去了解了河岸地区的生活和历史,还调查了当地的政治和外交政策,现在他的愿望是,拿出作品前不要被审查掉。 (阿彼察邦/图)

 

  另一块屏幕上,还是那个妇女,不过在空荡荡的客厅。白墙上有大约一米高的黄褐,是洪水退却留下的印子。她似乎听到什么,循声摸到厕所,白瓷的抽水马桶边,还是那个泥浆裸男,正从马桶里摸出一条条大鱼。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即便记得这个拗口名字的影迷,大多也只喜爱他的电影,知道他在2010年成为头一个获得戛纳金棕榈的泰国导演。持续至2012年2月的尤伦斯艺术中心展览《明日今夜》,让阿彼察邦第一次以艺术家身份在中国亮相。摄影、灯光装置、影像和声音,在展厅中营造出充满暗示的忧郁氛围。个人艺术展之外也举办了他的电影回顾展,放映几乎所有他的电影作品。

 

  对河流的关注将是阿彼察邦下一部电影的主题。2011年曼谷洪水泛滥成为世界瞩目的新闻,但泰国境内湄公河旱涝失常已经好多年了,却没那么多报道。“这个装置作品的动机源于河岸地区遇到的变迁。河流上游的那些大坝建起之后,下游的情况是有时候河流非常迅速地枯竭,又非常迅速地泛滥;很多房子都淹掉了。”阿彼察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泰国、老挝有大坝,泰国还从老挝境内的水电站买电。当然,中国毕竟在上游。”

 

  2010年湄公河大旱,泰国一些媒体直指中国在澜沧江建造大坝加剧了下游旱情。中国则有专家指出,澜沧江的总水量仅占湄公河水量的13.5%。中国不是湄公河委员会成员,但在大旱期间也向委员会提交了相关水文资料,而当时中国西南地区河流水位也处于50年来最低。

 

  “我并不想像别人那样直指中国,我只想记录这些地方人们的反应和看法,让观众自己判断。”《明日今夜》是阿彼察邦为新电影去研究、了解河岸地区生活和历史的初步成果,他还在调查当地的政治和外交政策,并构思影片的情节和摄影,“希望将来的电影更丰富,但愿拿出作品之前不要被审查掉。”

 

下一页

阿彼察邦与电影审查

 

上一页123下一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