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新趋势:以亚洲元素为主题的环球卖座电影



《功夫熊猫2》剧照

 

  随着内地发展成为最重要的新兴电影市场,环球卖座电影现在不仅只着重美国电影票房,中国乃至亚洲元素正在改变全球的电影题材发展。昨日,《编剧新趋势:以亚洲元素为主题的环球卖座电影》论坛在香港举行,《功夫熊猫》编剧Glenn Berger,动画片《花木兰》编剧Rtia Hsiao和剧情片《粉红豹》《灰姑娘》制作人Tracey Trench共同探讨电影剧本重要性,并剖析如何在好莱坞电影中引入亚洲元素。“中国元素的植入在好莱坞已经受到了最高的赞美。”Glenn Berger说。


  中国元素助推票房飘红


  梦工厂《功夫熊猫》编剧Glenn Berger认为,好莱坞商业片一直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而这正是它笼络全球关注的制胜法宝。


  “《阿凡达》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好看,就是因为它的魔幻色彩,将故事放在另一个星球里,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他认为,作为编剧,故事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讲故事的方式是无限的。对美国观众来说,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实在神秘,中国元素能给好莱坞所需要的新鲜感。


  Glenn Berger并不认为《功夫熊猫》是一部专为取悦中国观众而拍摄的影片,大熊猫这种来自中国的动物一直受到美国人的喜爱,而功夫片从来都不会缺少观众,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对票房成功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对于之前生硬的植入方式,好莱坞对于中国的“示好”已经变得委婉,不仅仅停留在“背景”、“道具”等装饰层面,而是从人物个性着手,推进故事发展。Glenn Berger举例说,如《功夫熊猫》,除了熊猫,还有道教、佛教,“在我们电影中很重要,这不是一般我们在西方电影中会看到的元素。而且并没有体现西方电影里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运用了中国式小人物的奋斗方式,受环境的影响,从失败走向成功。”


  对于这样的植入方式,他直言:“中国元素的植入在好莱坞已经受到了最高的赞美。”


  植入文化元素需要专业


  好莱坞试图用中国元素获得中国观众共鸣,但好莱坞眼中的中国,能否获得中国观众共鸣?


  Glenn Berger坦言,不用太过严肃看待这个问题。“我也听到过有观众说熊猫这样的国宝怎么能拿来开玩笑?其实我们美国人不害怕挖苦,我们也可以把华盛顿、林肯拍成傻瓜。我的工作就是写故事、开玩笑。”不过,他也透露,由于自己“学艺不精”导致了一些基本的差错,“有人要控告梦工厂,说为什么熊猫的眼睛是绿色的,我承认有些地方我们做得还不够。”


  针对“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纰漏,《粉红豹》的制作人Tracey Trench透露,目前很多公司在亚洲都有创意小组,专门负责编写当地的文化元素,并设置一些奖金用于故事的开发,也是希望能让作品中的文化植入更真实。


  《花木兰》的编剧Rtia Hsiao则表示:“亚洲的文化跟西方很不同,比如沟通的方式,我们研究说话的语气语调,譬如花木兰对爸爸的语言口气里,充满了敬畏,这是西方电影里不会用的。”


  与中国合作成本低


  “可以冒险”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影片对于中国就有所涉及,不过多半是风土人情、社会风貌。近年来,中国元素逐渐从“背景”一跃成为“主角”。1998年,迪士尼将花木兰搬上银幕,火爆票房改写了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到了2008年,好莱坞再次推出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从片头“梦工厂”字样被设计成水墨风格开始,全片无处不在的中国风,让人看到好莱坞的确有备而来。而灾难片《2012》更是将中国作为人类最后的拯救地。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取景早已不是新鲜事,从《碟中谍3》《木乃伊3》《变形金刚2》,连正在拍摄的最新一集007也来到上海拍摄。在蒂姆·伯顿导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2010年)中,爱丽丝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可以将生意版图扩展到中国。”


  事实上,最近5年来,好莱坞看中中国元素,背后的考虑正是生意扩展到中国。出品了《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大片的美国传奇娱乐今年宣布,将成立独立娱乐公司传奇东方,公司总部将设在香港。从2013年开始,传奇东方每年制作一至两部面向全球观众的大片,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其实我们想要找个伙伴,”Tracey Trench表示,“虽然需要通过审查,但跟中国合作拍摄的成本低,我们可以冒这个险。”好莱坞电影至今无法在中国电影市场长驱直入,但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是好莱坞所无法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