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VCD、DVD、电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异军突起,是信息时代下传统影业所遭遇的第一次冲击的话,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浴火重生”后的电影产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20多年前,新兴娱乐工具的兴起令部分国内影院门可罗雀,电影一度被认定是“明日黄花”,不料,经历阵痛后的国产电影不仅没有衰落,反而从低谷中崛起,呈现增长态势。当下,随着微电影、众筹电影、弹幕电影、粉丝经济、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和语汇的涌现,“互联网思维”和“网生代”的崛起再次令电影人猝不及防,它所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电影业本身,也波及当前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教育。
根据网络热门动画改编,甚至网络众筹投资,《十万个冷笑话》是典型的网生代电影
时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疆界,改写着电影产业的基因和格局,从《小时代》、《后会无期》、《熊出没》、《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一系列影片的热映来看,国产电影已进入“电影+互联网”的产业融合时代,呈现出生产网络化、营销社交化和传播多屏化的多元立体格局。随着以“网生代”为主体的电影观众的“升级换代”,互联网时代的电影逐渐“改弦更张”,电影产业继续依靠传统单一、封闭的模式似乎在市场上“吃不开”,必须以“互联网思维”贯穿影片生产、放映始终,将网上联动、线上选座购票、众筹等互联网手段渗透到电影投资、制作、发行、票务等各个环节,使“线上影响”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线下价值”,用全方位、多维度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电影。
毋庸置疑,国产电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确实产生了爆发性产业增量,使电影作为产业的商业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但由于过于强调观众的市场主体地位,太过看重电影产品的服务意识,导致一些影片出现过于迎合观众、依赖互联网等问题。比如当前不少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常常营销大于制作,以网络营销为手段,抢占舆论高地,“逆袭”主流话语的生产终端,最大化地掠夺注意力经济。它们颠覆了传统电影产业的生产、创意、营销、发行、衍生产品及服务链运营模式,甚至打碎了故事的叙述性,割裂了剧情的连贯性。这种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实质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它不仅有损观众对影片的品质预期,更透支了公众对国产影业的信赖,这正是当前部分重娱乐、轻质量的“网生代”作品之所以引来观众集体“吐槽”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改变的只是电影的发行渠道和放映终端,并未改变电影产业的本质。但从目前令人堪忧的“网生代”电影的品质来看,“互联网思维”正在影响和改变部分电影的产业链上游,也就是说电影的内容和品质也被网络市场主导和牵制,这有可能会导致“网生代”电影因盲目迎合市场而走向低俗。
互联网是影像传播、发展的有力武器,但它同时也为“网生代”电影提供了野蛮生长的契机,衍生出一些伦理虚无、美学粗鄙、急功近利的行为,给人们的审美和价值标准造成混乱,因此,理性借助和运用互联网乃当务之急。
另外,电影和互联网的关系问题也应厘清。电影提供的是“软件”,互联网等移动终端提供的是“硬件”,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的只是电影的手段,只是将观众从过去的离线状态变为在线状态,而电影的品质却不宜受其左右,尤其是电影的思想,以及电影产业背后的人文精神不能随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式的更替而颠覆。
从目前来看,“网生代”电影面临的根本问题倒不是互联网和影院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国产电影如何在量的积累后做到质的提升。当下,国产电影已拥有庞大的网民群体,其中相当数量的群体正在朝二、三线城市扩展,且观影的人群正越来越年轻化。大批“网生代”观众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支配者,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亟须一批高品质文化产品予以满足,这正好给国产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无论传播介质和渠道资源如何改变,电影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核心内容不会改变。不论是互联网IP+粉丝经济,还是影院社交+O2O营销,种种宣传策略和信息技术都是配角,唯有电影内容才是主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好比文艺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一样,“网生代”电影不能沦为互联网的奴隶。
当前,网络时代的文艺作品之所以存在抄袭模仿、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就是因为许多创作者过于迎合市场、取媚观众,生产出的大多是一些可供娱乐的快餐式消费品。这种作品固然能在短期内赢得市场且因此而获利,但能在电影史上留名的更多的是那些富于性灵、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品,那种能创造观众的作品。而只有心中怀有市场,又不受市场牵制的有诚意的电影人才能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