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我极度害怕死亡

独家纪念专访:时间将证明一切

安东尼奥尼:生命对于我而言就是拍电影 (进入安东尼奥尼悼念专题)

英格玛·伯格曼:我极度害怕死亡 (进入伯格曼悼念专题)

(文/李名)伯格曼曾经说过“我极度害怕死亡”,如今他再也不用害怕了……

2007年7月30日,大师安详地闭上了双眼。至此,被誉为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的塔尔科夫斯基、费里尼和伯格曼全部陨落,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和怀念……

2007年8月18日,在波罗的海上的法罗岛的教堂墓地里,大师伯格曼静静地沉入地下,和他的最后一任妻子英格丽·范·罗森葬在了一起。为悼念这位大师,瑞典降了半旗。

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电影艺术史上顶级的大师。他的一系列重要影片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展示了新的表现手段和手法,具有自己的独创风格,对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影语言的革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伯格曼被公认为现代电影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开创了“作者电影”、“哲理电影”的先河。在伯格曼的大部分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是不直接反映社会现实、不直接表现社会冲突和重大事件、不着力描写外在环境和刻画人物性格,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内心生活、内心体验和感受上,通过人的内心世界折射或剖析西方社会的某些侧面。

2008年1月,瑞典邮政局为了纪念这位逝去的大师发行了两枚邮票,一枚以伯格曼执导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场景照片为背景,以他的肖像为图案;另一枚邮票图案是伯格曼在指导演员。

2008年5 月,维姆·文德斯带着向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致敬的新片《帕勒莫枪击案》亮相戛纳,影片结尾处打出的一行字幕——“献给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2007.7.30”。文德斯说,“只有面对死亡,我们才能更好地活着”。

伯格曼对文德斯更有精神层面的意义。影片《帕勒莫枪击案》有伯格曼的烙印。片中男主角,时尚摄影师芬常年被噩梦纠缠,无法入睡。后来,芬放弃工作,来到意大利帕勒莫小镇,在这里遭到死神追踪。最终,芬直面死神,揭开心结,并遇到了爱情。文德斯在影片中不断探讨死亡的话题,片中死神的形象就是参照伯格曼《第七封印》中的死神。文德斯认为,唯一精彩表现过死神的电影就是伯格曼的《第七封印》。


回顾大师生平: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伯格曼于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的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父亲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他的管束严厉到了残忍的程度,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伯格曼进入了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他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他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这为他日后的电影导演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4年伯格曼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阿尔夫?斯约堡拍成影片,被称为四十年代学派的宣言的作品。1945年伯格曼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

1955年的《第七封印》获得1957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是伯格曼不朽的杰作之一。影片探索了死亡和宗教的奥秘,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

接下来的《野草莓》(1957)获得1958年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本片中伯格曼试图借人物的梦幻旅程,对人类自身作出自我反省并进而探究人类内心的真实世界。

《冬日之光》(1961)是为上承《犹在镜中》(1961),下启《沉默》(1962)的三部曲中间作品。讲述艾利克森牧师在瑞典一个小镇宣扬基督的爱,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围绕着他身边发生的事却弥漫着世界末日的气息,他与人全无沟通。伯格曼仍以冷静有力的手法探讨人际沟通,人与上帝的关系,题旨具浓厚的哲学气息。

在《假面》(1965)中,伯格曼深入探讨人类身心上的极度痛苦,题旨深奥,不易明了,但拍摄手法大胆而且具实验性,影像锐利,摄影极佳。《羞耻》的影片风格较伯格曼的其它作品稍显激烈。

1972年的《呼喊和细语》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影片中弥漫着强烈悲观论调和死亡情结、同时又交缠着欲望和神秘,是伯格曼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1981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芬妮和亚历山大》。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在2003年,已是85岁高龄的伯格曼拍摄了一部电视电影《萨拉邦德》。影片作为对《婚姻场景》(1972)的续篇,用细腻而精炼的方式对三代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网易娱乐专稿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