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第七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在上海雅居乐万豪酒店(西藏中路555号)召开。
峰会以“科技驱动全球金融变革”为主题,为期两天,内容涉及Fintech、Regtech、普惠金融、智能投顾、数字货币与区块链等热点话题。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SFI监事长、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区委副书记、区长杲云等出席峰会开幕式,SFI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蚂蚁金服集团首席执行官井贤栋、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进行了主题演讲。
峰会上,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发表演讲,首度提出新金融五大特征:
一是金融将越来越具包容性,从「二八」走向「八二」;
二是无现金社会正在成为趋势;
三是信用体系成为新金融的重要支撑;
四是人人参与的绿色金融;
五是全球化的数字普惠金融进入发展快车道。
【井贤栋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又来到每年盛夏最火的峰会,金融科技外滩峰会。新金融研究院每年都是把握最热点的话题,去年我们是说普惠,今年是两个关键词,一是金融科技,二是全球化。今天有很多海外嘉宾,共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讨论这个话题也很有意义。
这两年,关于金融行业的变化,外面有很多说法。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Fintech、TechFin等等的名词,我自己觉得其实是「百川归海」,最后所有人想去的都是同一个目标,就是新金融。
什么叫新金融?就是科技的发展为整个金融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利用金融更好地服务用户、服务消费者、服务实体经济,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之前的金融体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和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它对应的是标准化、大生产、人工服务等等。而随着信息革命的推进,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成熟,一个和DT文明相适应的新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如果试图给未来的新金融画一个图画,很难。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今天我只是作为一个实践者,作为一个行业参与者,从用户的视角,从被服务对象、实体经济的视角来描述一下它的一些特征。
新金融的第一个特征是,金融变得越来越具有包容性,从「二八」到「八二」。
以前金融服务是服务20%的头部用户,包括大企业、高净值人群,然后我们得到80%的利润。由于技术、信息等各种各样的限制,我们很难有效地向普通大众、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平等、便利、适当价格,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服务。而今天,我们有机会可以用技术实现这些东西。
刚才很多人提到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我不再一一赘述。我想提几点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区块链。我想说三个:
一、云计算。一是触发海量需求的弹性处理能力很关键。二是灵活创新的敏捷交付能力很关键。三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智能化应用能力。四是业务的连续性保障能力。这些东西给到云计算,对整个金融行业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二、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帮助了解你的用户,更好地知道这个消费者是谁,它的成本更低、更有效,体验更好,对偏远地区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今天的生物识别技术,我们要往海外看看,很多国家的生物识别数据库建得比我们更强更好。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标准建设、行业应用的推广,以及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有可能会落后于其他国家,包括印度、印尼。
三、区块链技术。所有人都很关注区块链,但是今天真能把区块链应用到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少之又少。区块链有三个含TR的英文单词,traceability(可追溯性),transparency(透明性),以及trusted(可信机制),都和它有关。信任,是金融最基础的东西。我觉得区块链在金融里面,一定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但到底是什么?
蚂蚁金服今天在两个地方做了探索,一是用到公益基金的平台里面,很多公益基金可以看到整个资金捐赠人捐的钱,钱流向何方,有多少管理费用。二是有一个叫信美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相互制的保险公司,第一款产品完全基于区块链来做的,也是希望可以给消费者透明性和可信机制。
前两周我和卢森堡的部长交流,他们把区块链作为国家层面Fintech当中最重要的东西在看。区块链,我个人看好,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是刚刚开始,我们且看它如何把金融信任方面的东西做得更好、更有效、更透明。
第二个特征是,无现金成为趋势。
很多人可能误解了「无现金」背后的含义,无现金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提供一种更好的可能性和支付的便捷性,把这个权利交给消费者。大家知道,支付对消费的促进非常大。支付的便捷性对消费促进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民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都非常大。无现金让金融更普惠,让商业更智能,让百姓更满意,让社会更高效,让信用体系更完善,这对社会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蚂蚁金服在和各行各业一起推动无现金的发展。
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受到海外的热烈欢迎。「一带一路」会议期间,听说有20个青年讲出了他们心目当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这些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背后有一个意思,都是「通」,不管是交通,还是金钱货物的流通,都是一个「通」字,这也符合金融的规律,金融背后就是做资金融通。
最近还从海外「进口」来一句话,说很多商家,包括日本等其他地方的商家,必学的三句中文是:谢谢、你好、支付宝。
第三个特征,信用体系成为新金融的重要支撑。
国务院在国家信用体系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整个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说到了「守信奖励,失信惩罚」,这样的奖惩机制有很大的意义。
我们要理解三句话,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价值。「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可以推动促进综合治理的发展。信用是一种资本。」信用是一种资本,在社会资源分配当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尺作用,可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是负的信用资本,就算你没有违法,也会受到一些约束。而正的信用资本,应该得到更多的激励。
我认为信用是未来十年经济领域最大的红利。我们可以看到,信用体系构建之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治理的发展,乃至于对整个商业模式的重构,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第四个特征是,人人参与的绿色金融。
以前的绿色金融,往往和大公司、大机构有关,但对个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今天我们提供数字化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绿色金融当中。支付宝推出了「蚂蚁森林」,今天你用各种方式节省了碳排放,我们有一个计算,换算成能量,能量每天可以收集,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就可以在一些地方种一棵树,这样让每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人人参与绿色金融。现在有2亿多人参与了种树,我每天早上起来也会种种树,为伙伴浇水,希望大家为绿色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个特征,全球化的数字金融。
我们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第一个层面,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去年杭州的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都支持以数字化方式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这背后有很大的意义,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消除人的不平等、消除歧视,带给人平等的金融服务,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层面,各国都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英国和新加坡推出「沙箱机制」,允许Fintech企业突破现有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开展创新尝试;英国Atom Bank已成为全球首家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远程开户的银行;印度、印尼等国也在尝试把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KYC认证(客户身份认证)中去。
第三个层面,市场主体们创新不断,并在全球进行推广。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已经开始将我们的技术、我们的经验、我们的失败分享给海外的伙伴,帮助伙伴在当地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我们今天可以做成这个事情的原因,是因为数字普惠金融有三个支柱,一是在把控重大风险的前提下的一个包容性政策,二是永远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三是科技本身。这三个支柱,是金融科技能够发展好的关键。
中国过去几年由于这三个支柱的影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而今天,一切刚刚开始,全球的新金融发展刚刚开始,前面10米我们领先,后面是否可以继续领先,有待大家的共同努力。
最后分享两点:
一个是我们对新金融体系的全新金融生态的认知。我们认为未来金融与科技将深度融合,互为生态。过去的金融生态下,金融机构是以产品为中心,垂直分割的。而在新金融体系下,一切将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要的服务是多元的、丰富的,只有将技术和金融、金融和金融打破边界、深度融合,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式组织起来,才能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服务。虽然不同机构的定位会有差异,但整体上会是融合、共生的关系,一起做大蛋糕,而不是分蛋糕。
蚂蚁金服在这个环节当中的定位是做科技公司,希望运用科技手段和伙伴们一起发展。金融机构在产品的创新方面非常强,我们怎么运用科技的能力,怎样助力产品的创新,助力风控能力的提升,助力对消费者的洞察,助力在消费者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提升,真正可以和金融机构互补,共同把握新金融带来的巨大契机。
第二个分享是,我认为新金融,是中国的机遇,是大家共同的机遇。在工业革命时代,欧美国家有更大的影响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新金融时代,中国在很多地方领先世界,包括基础技术层面、应用层面、商业模式层面。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继输出中国制造之后,转变为输出中国方案、中国技术。
新金融,并不是外生的新事物,而是金融本身的内化创新。面对新金融,没有竞争者,都是同路人。毕竟,新金融是一场万米长跑,我们才刚刚走了10米。我们需要理解、把握未来的趋势,希望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一起把未来新金融的蓝图画出来,代表未来和过去竞争,代表中国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