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7日,在寻找中国创客首届泛出海行业峰会上,刚刚卸任新京报社社长的戴自更,首次以北京文投集团总经理的身份亮相。
提到目前比较火爆的《战狼》,戴自更称其成功的原因与出海有关。场景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唤醒了普通人对中国扩展海外影响力的期待。中国人的出海成了全民的期待,期待把中国的商业和文化辐射到海外。
“中国出海创业遇到了转型期。”戴自更给中国出海创业者提供了三个建议,一是时间不是创业者的朋友而是敌人,出海的时机太早或太晚都不好,要恰到好处。二是不是所有的海面都适合扬帆;三是复制不是优势,本土化才是尊重本地市场,不要一套体系打天下。
【戴自更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创业者、各位投资人,今天是我以一个全新的身份跟大家见面。以前是主办方,是新京报的社长,现在我是北京文投集团的总经理。感谢新京报聘请我来当创客的导师,很高兴。今天也是第一次以这样了身份跟大家见面。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近距离接触到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新京报到目前为止还能够傲立在中国,并且以发展的姿态生存下去,也得益于寻找中国创客这个项目,很多的创业者、投资人教给了我很多办法,让新京报能够有比较好的生存方式,特别是一些短视频,还有一些内容制作,包括文化等等,所以寻找中国创客这个活动自身也为新京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战狼2》,获得了票房的奇迹,目前为止快突破50亿元了。应该说这部电影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有一个因素是跟今天我们的主题“出海”有关。这部电影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讲的是中国人在海外保护华侨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的选择也是影片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我把这个元素归结为唤醒了普通人对中国在海外扩张影响力的一个心理期待。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进步,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拥有世界上消费能力最强的市场,有敢于创新的创业者,也诞生了一些新经济领域的巨头,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人的“出海”就成了全民的一种期待,大家都期待能把中国的商业、文化、互联网技术辐射到海外去,这正是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创业者出海的原因所在。
在讲我的观点之前,先跟大家从几个维度分享一下目前出海的大潮。
从区域上看,我看过一些数据,像艾瑞咨询和猎豹发布的数据:目前互联网出海的区域包括了世界七大洲,欧美、日韩、东南亚、印度、拉丁美洲、中东、北非,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能都有我们出海的影子在其中。
从数量上看,截至去年底,共有超过6000家中国企业出海,出海的产品覆盖了游戏、工具、社交、摄影和教育等多个品种。国产工具覆盖了海外工具安卓用户的51.7%。
从业绩上看,中国创业者在海外取得的成绩正在逐年提高。2016年初,进入海外的排名前1000的应用的中国项目有90个,到了去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129个,增长30%。
从资本端来看,在2016年全球对外投资下滑2%的情况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44%,达到18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国内主流投资机构,如红杉资本、北极光创投、SIG、贝塔斯曼、亚洲基金等,也都开始布局移动出海领域。这1830亿美金之中投资额,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出海的项目构成的。
出海是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对外扩张的一个体现和结果,而移动出海是高级形态,也是更有的一种文明输出。
为什么中国创业者的出海会形成浪潮?根本原因在于这两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国的也正成为世界的。
我看了一下有关资料,为什么中国企业出海之后,能够占有一定优势?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很多人讲:世界互联网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是世界领先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渗透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截至今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使用手机上网比例是96.3%,其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02亿,有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类进行支付,良好的发展势头给中国互联网企业巨大的技术、经验和资金优势。
海外市场正处在爆发的前夜,海外新兴市场,像印度、巴西、印尼,正在呈现中国五年前移动应用市场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国市场有13.6亿的用户,6.7亿移动用户,而海外市场拥有58.5亿的用户,29.7亿的移动用户,并且还在增长之中。预计今年,随着智能手机用户仍会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由此带来巨大潜在的红利应该还会显现出来。据说最快明年年中会推出5G,这样上网的速度会更快。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有一套时间机器的理论,他认为美国的互联网比日本先进,他就先在美国投资。等到这种投资成熟以后,再带着这个经验回到日本来投资,这样就有一个时间差,先把好的东西做成熟了,摸索到了规律,回到相对发展滞后的地方进行推广。他的这套逻辑在中国也得到很好的尝试,比如他投的阿里等等,到现在移动出海,行业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很多都是在美国投资成熟了之后,再返回来的。这套逻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创业者的出海到现在成了一个汹涌的浪潮。
中国的移动出海,到目前为止,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具类产品的出海。一些中国的工具类应用创业者到国外,利用国外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市场情况完成了原始积累,早期出海的企业,像猎豹等等,已经在收割海外市场的红利。寻找中国创客参与投资的赤子城,在海外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海外独角兽企业。还有一些早期出海的公司,现在都已经上市了。工具类创业存在几个问题:变现空间有限,“护城河”比较浅,以手机桌面软件为例,中国创业者出海做的手机桌面至少有十几家,同质化比较严重,用户获取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第二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创业者就找到了第二条路,也就是现在的第二个模式,目前处于核心或主要的形态,即模式出海。从2015年开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模式探索逐渐处于全球前列,像O2O、共享经济、移动支付这些模式,都创造出了新的独角兽。在这个背景下,出海创业者再扭头转向输出模式,做了东南亚版的滴滴、东南亚版的支付宝、东南亚版的饿了么等等,正处于鼎盛时期。
在模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2016年上半年,在“一带一路”国家上出海的平台有18家,达到历年高峰,但是目前为止,到去年底只剩下8家,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变成3家,回到2015年初的水平。问题在哪里?出国的创业公司贪图复制,没有做好本地化运营。去年很多创业者出海,做直播平台,也被当地政府警告,主要是涉及到一些宗教问题、法律问题,甚至有个别出海的企业卷入一些政治漩涡之中。像某短视频创业公司,去年去了尼日利亚,进去以后发现它的WiFi和高速移动网络非常不充分,播放成功率很低,据说现在只能退出。不尊重出海所在地导致没有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出海遇到的瓶颈之一。
第三阶段,泛娱乐和内容出海。前段时间也有媒体报道过,美国出现一家把中国的网络小说翻译成英文的创业公司,后来发现中国网络文学已在海外很多翻译网站上走红,在海外产生了狂热的粉丝,一些作品在泰国、越南等地都已经成为知名的IP。
我跟赤子城创始人刘春河也交流过,去年他跟我说:其实海外网络文学特别红火,希望能够组织一帮人做这个事情。我当时还不太理解。我说中国一些系武侠、情感网络的东西,在国外有市场吗?他说:市场非常好,到东南亚看了一下。给我感受特别深,可能现在也正是我们内容和软件方面出海最好的机会。尤其是在东南亚,还有一些亚洲地区,可能对中国文化或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比较多。
与前两种出海相比,文化出海是更直接的输出文明,因为有普世传播性的文化内容,就是最高品质的互联网产品。而中国的短视频、直播、网红等领域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运营经验,所以未来内容和文化出海将真正检验中国文明的价值和中国创业者的韧性。
我们经常看的是好莱坞的片子,对美国来讲是文化的出海。我们看到美国拍的很多非常震撼或非常有艺术感染力的片子,无形之中就把美国的文化、美国价值观传到我们这边。相反,如果现在中国一些文化作品,包括文学,能够输出到国外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把中国的一些文化传播了出去,增加了我们文化自信。
回到今天讲的主题,我们这场论坛的名称是泛出海行业峰会,我认为这个“泛”字用的非常好,因为中国的出海创业到了转型期,工具类应用红利慢慢在消退,复制模式也证明会遇到一定的瓶颈。当然,复制模式这个事情还可以做,并且巨头也正在布局。这条路接下来应该怎么走?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时间不是创业者的朋友,而是敌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1、留给创业者的出海时间不多了。今年一些IT巨头出海的步伐明显加快,而在浪潮之后,更多的创业者也在谋划出海,留给创业者的窗口期已经非常短,你的对手不再是萌芽状态的本土公司,而是和你一样雄心勃勃的一些大的企业。
2、出海的时机把握很重要,不是越早越好,太早进入,可能最后会变成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帮别人教育市场;进入太晚,如果布局完成了,仗打完了,你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进入这个点的选择很重要,需要仔细的做市场判断。
第二、不是所有的海面都适合扬帆。虽然海外的市场非常广阔,但真正适合互联网创业的地方,特别是我们输出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从区域上看,一定要符合几个标准:
1、当地的经济水平和网络基础设施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基础。
2、要考虑到宗教、政策、法律方面的风险,至少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3、复制不是优势,本土化才是。
刚才我讲了很多出海创业的问题,本质上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创业者不够尊重本地市场造成的,忽略了海外市场独特的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从现在开始,出海也不能单纯地依靠复制,至少要做到:
第一、要有本地的生活工作的经验,了解、知道本地互联网的需求。
第二、最好是以当地人才作为核心的团队来搭建分公司、本地公司。
第三、和当地的政府、相关互联网巨头建立起良好关系,能够帮助你、扶持你或支持你。
以上是我个人对出海的一些思考,冒昧地分享给大家,因为这方面也不是我的专业,但是我通过这一两年来有关出海方面的一些报道,得到了一些信息,同时跟出海方面的创业者也有过很多沟通,总结了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和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是一些教训,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