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宗教 领域
四解脱门 (佛教用语)
释义藏文:rNam-par thar-parv-sgo-bzhi佛教用语,人们通
六神合一 (道教术语)
修炼“乾坤”功法首先是“抱元守一”在丹田获得“气感”,等到丹田的“气感”积蓄到一
字相字义 (佛学术语)
字相字义,佛学术语,为字相与字义之并称。即指密教之行者于观真言之字轮相时所用之两
本性是佛 (佛教术语)
本性是佛是中国佛教禅宗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本来固有的德性就是佛性。禅宗的始
十二妄想 (佛教用语)
【十二妄想】 [出楞伽经] 经云。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随境有异。一切愚夫。计著有
一名四实 (佛教术语)
四实谓水盐器马。如是四法。皆同此一名。此是大王密语。经云。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
崆峒佛教 (西晋佛教)
西晋佛教,是说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到愍帝建兴四年(316)建都在洛阳,共五
中华佛缘 (佛教术语)
佛教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是一
文字般若 (佛学术语)
简介文字般若,佛教语。般若(bō rě),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
恒严法师 (佛教法师)
恒严法师,号果华。俗姓孟,名碧华。1919年10月出生于湖北鄂州。五岁发蒙,上私
中乘佛教 (佛学术语)
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法
精进觉支 (佛学术语)
精进觉支是“诸比丘,又有发勤界,出离界,勇猛界,常常于此等法如理作意,这便是使未
如空法师 (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
如空法师,俗名黄维沛,1963年1月9日生,四川省篷溪县常乐镇人。1982年正月
九有情居 (佛学术语)
佛学术语,有情乐住之处有九种也。又曰九众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众天,
无上秘要 (北周道教类书)
《无上秘要》是北周道教类书,作者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无上秘要》原一百卷二百九十二
真达法师 (佛教法师)
真达法师俗家姓胡,名惟通,号“体范”、“一号逸人”,安徽省歙县人。清同治九年(1
西域佛教 (佛教术语)
佛教沿不同路线向各地传播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受所传
广成仪制 (清代陈复慧汇编的道教科仪丛书)
《广成仪制》是清代陈复慧汇编的道教科仪丛书。陈复慧所汇编的《广成仪制》,其原貌已
三重秘传 (佛学术语)
三重秘传这名称是由日宽上人创立的。其出处是依《开目抄》中:“一念三千的法门只秘沉
五性成佛 (佛学术语)
【五性成佛】 [出华严经疏] 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者。根性不定也。谓若近声闻。则
七处征心 (佛教用语)
七处征心,从心在身内、身外、潜于眼根、有暗则藏有窍则明、随有、在中间、乃至无着,
如名自性 (佛教术语)
瑜伽七十三卷十七页云:复次一切愚夫、于诸相中,名言所缚故;当知如名如言,于所诠事
生道合一 (道教基本教义)
生道合一,道教基本教义之一。生即生命、生存。道教承继仙学传统,特别重视现世生命的
生命吠陀 (印度教传说中的人物)
生命吠陀,副吠陀之一,讲植物和医药。按照印度教传说,其知识源自最高本体梵,初为生
准提佛母 (曾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
准提佛母,Cundi系梵语,汉译有“准胝”、“尊提”,准提佛母又称“准胝观音”、
果一法师 (佛教法师)
果一法师,1922年9月16日出生于湖北松滋县,俗姓刘,名明益。父文林,终生务农
乐观法师 (佛教法师)
乐观法师(1902~1987)湖北汉阳人,俗姓刘。法名有源印、悲观、乐观等,以“
心经浅释 (佛学术语)
心经浅释,是对心经的初步解释。内容大约解释了心经之中,出现的佛教基本名词概念的含
慈悲水忏 (佛教术语)
佛教认为,人生是由久远生死相继而来的,要消除以往所造的罪过,才有利于修行。忏法就
法远禅师 (佛教曹洞宗第七代祖师)
法远禅师 佛教曹洞宗第七代祖师,自称柴石野人,宋仁宗赐号圆鉴大师。远离功名利禄,
那若六法 (藏传佛教用语)
那若六法是藏传佛教用语,包括了11世纪印度那若巴所传的六种修习方法。(1)脐轮火
索南孜摩 (佛教人物)
公元一一四二年降生在后藏萨迦。刚一出生,用梵语连声道:“吾非孩提!吾非孩提!”平
三洞珠囊 (唐代佚名创作的道教类书)
《三洞珠囊》是唐代佚名创作的宗教书籍。题“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该书辑录二百一
水谷幸正 (净土宗原宗务总长、佛教大学原校长)
水谷幸正长老,他是日本佛教著名学者、文学博士。曾担任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三缘寺住持
三国佛教 (魏吴蜀三国时代的佛教)
三国佛教,包括公元220—265年间魏吴蜀三国时代的佛教。其中,魏继后汉,建都洛
隐遁教义 (伊斯兰教十叶派教义学说)
隐遁教义,伊斯兰教十叶派教义学说。十叶派不同分支有关教义主张的总称。其基本内容:
绛央却杰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哲蚌寺创建者)
绛央却杰,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哲蚌寺创建者。本名扎西班丹。出生于乌思藏桑耶地方(今
唯识无境 (佛学术语)
佛学术语,指万法唯识所现,识外无真实之境。唯识,梵语vijn~apti-ma^t
义务遗嘱 (伊斯兰教法学概念)
伊斯兰教法学概念。自由遗嘱的对称。20世纪埃及、苏丹、突尼斯、摩洛哥等国为引进代
言教二谛 (佛教术语)
言教二谛(又作约教二谛),是和境理二谛(又作约理二谛)相对立名,它是三论宗学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