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事件
题库
领域
游客
宇宙大爆炸
(理论设想 | 宇宙大事件)
宇宙大爆炸(Big Bang),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知识树
时光轴
论点集
总题库
阅读模式
知识树 创建页面
知识树 创建说明
领域
民俗
传说
玄学
历史
文化
文学
宗教
语言
哲学
化学
生物
地理
电气
机械
医学
学术
物理
数学
农学
科学
食品学
工程
社会
教育
管理学
城乡
经济
运动
金融
法学
戏剧
舞蹈
电影
游戏
摄影
表演
艺术
动漫
厨艺
玩具
雕塑
绘画
园艺
音乐
时尚
建筑
传媒
航天
航空
航运
娱乐
商业
体育
物流
交通
旅游
装修
能源
矿产
财政
制度
政党
政治
行政
公安
国际
战术
战略
战争
武器
兵种
军事
情报
希腊
大洋洲
欧洲
中国
南极
罗马
非洲
印度
海洋
美洲
美国
亚洲
埃及
俄罗斯
苏联
波斯
日本
英国
巴比伦
理论
标准
会议
生活
活动
职业
网络
公益
兴趣
技术
概念
人物
组织
时代
提 交
天文
地球科学
物理
地理
词条相关
词条 主页
》
词条 科普
》
词条 事件
》
词条 题库
》
词条 知识
》
知识点创建
化学超轻元素中,为什么就锂、铍、硼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那么低?
化学超轻元素中,锂、铍、硼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非常低,主要是因为在恒星核聚变时,产生的锂、铍分别都是不稳定的锂-5和铍-8,它们都不能稳定存在,而硼元素更是在恒星中缺乏合成的必要条件。在缺少恒星核聚这种物质主要合成的途径之下,锂、铍、硼元素只能寻求其它方式产生,它们在宇宙中的丰度自然会非常低。
地球上的各种物质是怎么来的?
宇宙大爆炸初期,只产生了氢和氦两种元素(氢:3/4;氦:1/4),元素周期表上铁以前的其他自然元素,都是由恒星的核聚变形成的,而铁以后的元素,则基本只能在超新星爆发或双星合并中产生。
宇宙大爆炸中产生了哪些元素?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的10秒~30分钟发生了一场宇宙范围内的核反应称为原初核合成。原初核合成只产生了氢、氦以及极其少量的锂三种元素,其中氢1占比75%,氦4占比25%,氘和氦3占比大约为0.01%,同时还有大约10^-10的锂元素。
宇宙的终极末日形态——热寂
对于宇宙的终极形态,开尔文和鲁道夫·克劳修斯这两位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都认为宇宙必将达到热平衡状态,也即热寂状态,而这一猜想也被称为“热寂说”。之后,随着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热寂说认为宇宙达到热寂状态后,宇宙中的物质将全部转化为铁元素,或者衰变为光子和轻子。之后,热寂宇宙也可能因为零点能作用产生大撕裂,甚至产生新的宇宙大爆炸。
新能源核心的锂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为什么那么低?
新能源核心的锂元素因为在恒星聚变中主要是以不稳定的锂-5同位素存在,而在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锂元素量又太少,因此在宇宙中的丰度非常低。所幸,超新星爆发时会产生大量的铍-7,而铍-7在吸收一个中子非常容易衰变为锂-7和一个质子,因此锂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又不至于太低。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