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句逻辑(conditional logic),哲学-哲学-逻辑学,用形式化方法研究条件句的特性,获取关于使用条件句作判断和推理的形式知识。哲学逻辑的一个分支。条件句一般有两部分(或叫子句),前件部分表达某种条件,后件部分则表达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前件所表达的条件的某个断言。前件跟事实相反或不大可能成为现实的条件句被称为反事实条件句,条件句逻辑方面的许多工作都集中于这一类条件句,依据不同作者对于它们的不同直觉提出了各种系统。20世纪40~50年代,不少逻辑学家如R.M.齐索姆、N.古德曼、W.S.塞拉斯、N.莱舍尔等提出了关于条件句的理论解释,这些提议被称为共存性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A>B为真仅当由A与某些客观规律以及某些真命题一起可推衍出B。在决定具体的条件句的真假时,如何确定相应的那些真命题,共存性理论在这一关键问题上陷于困境。最先摆脱这一困境的是美国逻辑学家R.斯坦纳克。他认为,在评价一个条件句的真假时,应当尽可能少地修正已有的信念,以便暂时承认前件为真,然后再考虑后件是否为真。在理想的情形下,承认前件为真之前后,应当对于每一事物都有一定的信条。这样的理想情形相当于可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