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大曲(low-temperature daqu),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酶学,最高发酵制曲温度(顶火品温)低于50℃的大曲。低温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混合粉碎、拌水制曲胚、入曲房发酵、潮火、大火、后火培养、贮曲后熟制得到。较低的制曲温度使低温曲中含丰富的霉菌、酵母、细菌等微生物,其微生物多样性高于中温大曲和高温大曲,发酵力和糖化力也都高于高温大曲和中温大曲,但液化力和蛋白质分解力较弱,产香能力较差。低温大曲主要用于酿造清香型白酒,如山西汾酒和北京二锅头等。低温大曲有清茬曲、后火曲和红心曲3种,在酿酒时可按比例混合使用。3种大曲的制作原料相同,制备工艺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制曲温度的控制:清茬曲制曲温度为45~46℃,后火曲制曲温度为46~48℃,红心曲制曲温度最高可达50℃。清茬曲的发酵能力较强,出酒率较高,酒的典型性稍逊于红心曲;后火曲所产酒味醇甜,略呈水果香气,清香型大曲酒典型风格突出;红心曲较之清茬曲酿出的酒味浓。3种大曲共同发酵,相辅相成,形成清香型白酒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