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aesthetic judgement),哲学-哲学-美学-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史-﹝基本概念﹞,中国古代美学术语。感是感发,兴是兴起。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指审美过程中由对象引起的直接的心灵反应。感兴作为一个词,六朝时已普遍使用。晋王丰之《兰亭诗》:“肆盼严岫,临泉濯趾。感兴鱼鸟,安居幽峙。”晋李颙作有《感兴赋》。唐代以后,艺文评论中多用,如唐王昌龄《诗格》:“起首入兴体十四,一曰感兴入兴。”明陆时雍论诗云:“体物著情,寄怀感兴,诗之为用,如此已矣。”感兴(兴会、兴、感应等)涉及中国美学一些重要的思想。王夫之说:“诗言志,歌永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可以不兴,其枢机在此。”他以为,诗歌创作关键看有没有兴。其实,在中国美学中,审美活动能否深入,意象创造是否成功,关键在感兴。王夫之中国美学强调审美感兴的作用,是和意象中心的美学思想相关的。审美活动的关键是意象创造,而意象是在审美感兴基础上产生的。感兴是意象创造的内在动力因素。王夫之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为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