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纪以后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时鹿野花再也不显,完全毁灭,不见任何史籍所载。1851年后,考古学家开始进行发掘。1905年,英国殖民政府才正式拨出发掘经费,但进展缓慢。现已发掘出克都寺、主寺、柯罗马特维寺、昙麦克塔、莫拉某塔柯寺等遗址多处。发掘出来的重要遗物有阿育王石柱、红砂石菩萨像和众多的佛像,现藏在鹿野苑博物馆内。阿育王石柱的狮子柱头,已被列为印度共和国的国徽图案。1950年印度政府加快了鹿野苑的发掘工作,随着鹿野苑的不断恢复,世界各国佛教徒来此朝拜佛迹的人日益增多,并先后盖起了中华寺、泰国寺、缅甸寺、日本寺等多座佛寺.昔日的胜景正在慢慢恢复。鹿野苑因地处萨尔纳特地区,故有很多人也称萨尔纳特为印度佛教圣地。一九三一年,演本法师自暹罗到了新加坡,下榻佛教居士林。这时北京法源寺的德玉和尚南来,欲往印度鹿野苑兴建“中华寺”(侨领李俊承捐资),也驻锡居士林。演本法师以因缘成熟,乃礼德玉和尚为师,剃度出家,仍以演本为名,成为一名六十岁的老沙弥。一九三九年到缅甸受具足戒,然后赴印度朝礼圣迹,曾北至大雪山,也到过鹿野苑中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