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与有,佛法中的‘空’和‘有’只是两个同义的字,而非是相对的两极。佛法的要旨,只是教人离执,只有离一切执,才能还我原来面目,也才有自由自在分,让生命安顿在原本无量、无限的实际理地。印度佛教哲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和术语。“空有”源出“无有”。《梨俱吠陀》的《有无歌》说:“有既非有,无亦非无。”《歌者奥义书》说:“太初之时,世界为有,惟一无二。……太初之时,世界为无,惟一无二,由无生有。”这里,“无”的基本含义是非存在,“有”的含义是存在。佛教哲学吸收了“无”、“有”,将之发展而为“空”、“有”,“空”、“有”成了佛教哲学的专用术语。小乘佛教哲学认为,空有分离,两不相涉。在部派学说中,有的执有,认为“法我俱实”,如上座系的犊子部;有的执空,认为“法为空假”,如大众系说假部;有的认为“我空法有”,即在某一范畴执有,在另一范畴又执空,如上座系说一切有部。大乘佛教哲学则继承、发展了吠陀和奥义书“无有”原理,赋予“空有”以新的内容: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空有虽是两家,但有内在联系,不是截然分割、两不相干。例如,中观派哲学,着重谈空,但不斥有,而以空即有,假有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