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琰(生卒年不详),字玉吾,号林屋山人、石涧道人、全阳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河南开封。中国宋末元初时期道士。靖康之难时,扈宋室南行,俞琰举家遂迁至苏州吴县。少时博览群书,闻友人有奇书异传,必求借抄录,以致废寝忘食而成疾。尤好鼓琴作谱,以词赋见称于世。少时学志于科举,十六岁时即已三场粗通,应乡贡进士。宋亡后,归隐山林。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曾作《玄牝之门赋》,在道友中传诵。俞琰喜好《易》学,精通老、庄之说,遂援引儒家之论,以证道教丹道理论。此外,其著作尚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易外别传》《周易参同契发挥》等作品。这些著述或诠释易学要义,或解读道教思想精华,或叙说内丹修炼大法,体现了其由儒而道、儒道融通的思想路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生宋宝祐(1253~1258)初……至延祐(1314~1320)初始卒”。余嘉锡据《万姓统谱》和纳兰成德容若《周易集说》序等分析,认为“非生于宝祐初”,当生于宋端平(1234~1236)前后。其卒年,据《周易集说》干寿道序称,俞琰在延祐元年(1314)尚在世,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谓“延祐始初卒”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