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疔,中医病名。疫疔是皮肤接触疫畜染毒而生的一种特殊疔疮,具有传染性,又称为"鱼脐疔"、"紫燕疔"。其特点是初起如虫叮水疱,很快干枯坏死如脐凹,全身症状明显,有传染性,职业性,可发生走黄。本病多见于从事畜牧业者。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炭疽。名词解释疫疔是皮肤接触疫畜染毒而生的一种特殊疔疮,具有传染性,又称为"鱼脐疔"、"紫燕疔"。其特点是初起如虫叮水疱,很快干枯坏死如脐凹,全身症状明显,有传染性,职业性,可发生走黄。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炭疽。病因本病多因感染疫畜之毒所致。病机由于感染疫畜之毒,阻于皮肤之间,以致气血凝滞,毒邪蕴结而成。疫毒内传脏腑则致走黄。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一般在1-3天后发病。初起发痒,继则出现红色斑丘疹,单发或多发,奇痒不痛,伴轻微身热:第2天顶部变成水疱,内有淡黄色液体,周围肿胀掀热。第3-4天,水疱干燥形成暗红色或黑色坏死,并在坏死区周围再发成群绿色小水疱,疮形如脐凹,类似牛痘为其特征:同时局部肿势散漫增剧,软绵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