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中医 领域
 
七窍(词汇)
人体部位名。指头部七个孔窍(目、鼻、舌、口、耳)。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
三伏(气象气候)
三伏(Dog Day) 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
上工(词汇)
上工,指知识全面、疾病诊断准确而且治愈率高之医者,现指医术上等、技术精湛的高明医
上火(其他)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
下工(词汇)
古代对医疗技术较差的医生的称谓。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下工十全六 ,是
肝虚(中医病证名)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肝藏
气反(中医基础术语)
气反是对病气所在的部位与所表现症状的部位相反的描述,见于《黄帝内经》,该理论对中
泡酒(中医保健很重要的一环)
泡酒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是中医保健很重要的一环。泡酒和药酒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别。佤族
厥聋(中医基础术语)
厥聋者,经脉气厥耳聋也。巢氏云∶脏腑气逆,名之为厥。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 令
少气(中医基础术语)
少气,中医病证名。是指言语无力,呼吸微弱、短促等证候。《灵枢·经脉》:“少气不足
成培印(魏县中医院任职)
成培印 ,1957年生,河北魏县人,魏县中医院任职,有《针刺加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
丁德恩(北羊市口“德善医室”中医)
丁德恩,一名庆三,回族外科医家,北京市人。生于1854年,卒于1917年,享年6
李庆铨(广西南宁地区中医学会会员)
李庆铨 ,广西大新人。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南宁医专、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
魏新军(青岛市中医医学硕士)
魏新军,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心系病专家,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青岛市中医(中西
猴姜丸(中医丸剂)
猴姜丸是出自《惠直堂方》卷一,主要用于宁神喜睡,益记性,补下元的一种药丸。【处方
沈献海(骨伤科中医)
沈献海,1941年出生,中国正骨名医,国内著名骨伤科老中医,长期致力于骨科的治疗
魏承厚(湖北中医学院党委原书记)
魏承厚 湖田镇上湖村人, 1920年生。 1938年8月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
钟振国(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
钟振国,男,1956年10月出生于广西陆川县,中共党员,教授,医学博士,中医学博
马人汉(中医外科、针灸临床工作者)
马人汉,男,1962年于淮南市高一中毕业,1973年深造于阜阳地区五·七大学化学
南文萍(北京国龙中医医院医学会会员)
南文萍1946年出生,祖籍河北。主任中医师、教授。现任北京国龙中医医院医学会会员
伤寒翼(伤寒金匮类中医著作)
《伤寒翼》是清代邹汉璜编著的伤寒金匮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
耳眩晕(中医病症)
耳眩晕,中医病名。是因耳窍功能失调引起的眩晕,其临床特点是: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
串疽(中医病名)
串疽,病名。痈疽之发于胸壁而游串者。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又名老鼠钻,游走血脾
痈病(中医病名)
痈病,中医病名。是指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
五积(中医基础术语)
五积即五脏积,是《难经》对积病按照五脏进行归属的一种分类方法,原文中同时论述了五
疰夏(中医病名)
疰夏,中医病证名。指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以夏
廉舒(中医)
廉舒,1947年出生于陕西周至县,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从事中医高等教育三十多年
桂明(中医师、原云南省普洱中学校长)
桂明,1919年出生,男,白族,中共党员,云南省普洱中学离休,中医师,中学校长。
外经(中医名词)
外经,解剖结构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行于四肢和皮肤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
脱疽(中医病名)
脱疽,中医病名。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
阴绝(中医术语)
阴绝,即“阴绝脉”,为中医脉象中的一种,记载见于《伤寒论· 平脉法》。具体指的是
五畜(中医基础术语)
五畜指牛、犬、羊、猪、鸡,内经有“五畜为益”的说法,即在中医五行理论的框架中,五
气积(中医术语)
气积,因气机郁滞成积。气积,病证名。九积之一。因气机郁滞成积。见《儒门事亲》卷三
寸口(中医切脉部位名)
寸口,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或“脉口”,分寸,关,尺三部
筋挛(中医基础术语)
筋挛,证名。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亦称筋瘛。多因感受外邪,或血少津亏
全燕(全燕(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全燕,女,副主任医师,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
风痰(中医术语)
风痰,痰扰肝经的病证。分为外风触痰证与内风痰扰证两大类。临床表现为脉弦面青,四肢
厥证(中医术语)
厥证,中医病名,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轻
咽菌(中医病名)
咽菌,咽喉菌,中医病名。是指发生于咽喉部的恶性肿瘤。以咽喉异物感或疼痛、声音嘶哑
内燥(中医术语)
内燥是燥症的一个分类,吐泻汗下过甚,或热病久而伤津或久病致精血耗伤均可形成内燥,
 
民俗传说玄学历史文化文学宗教语言哲学化学生物地理电气机械医学学术物理数学农学科学食品学工程社会教育管理学城乡经济运动金融法学戏剧舞蹈电影游戏摄影表演艺术动漫厨艺玩具雕塑绘画园艺音乐时尚建筑传媒航天航空航运娱乐商业体育物流交通旅游装修能源矿产财政制度政党政治行政公安国际战术战略战争武器兵种军事情报希腊大洋洲欧洲中国南极罗马非洲印度海洋美洲美国亚洲埃及俄罗斯苏联波斯日本英国巴比伦理论标准会议生活活动职业网络公益兴趣技术概念人物组织时代
父领域
子领域
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