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谊不谋利(to justify morality, and not to seek for self's interest),哲学-哲学-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中国西汉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关于义与利、动机与效果之间关系的思想。又称正义不谋利。谊,本义为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在此与“义”相通。“利”,指物质利益,有公私之分。载于《汉书·董仲舒传》中,其与《春秋繁露》中所载的“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有出入。“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致无为而习俗大化,可谓仁圣矣。三王是也。春秋之义,贵信而贱诈。诈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童子,言羞称五伯。为其诈以成功,苟为而已也,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春秋繁露义证·卷第九·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参照清代学者苏舆的版本,对“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做了详细解释:本传作“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从养心、养德重于养身的角度,提出“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