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的格局、运动规律和形成机制的学说。中国张伯声在1962年提出的一种大地构造假说。认为整个地壳是由规模不等的稳定块体和活动带镶嵌而成,它们在空间上相间排列,成近等距的波浪状。简介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伯声教波浪状镶嵌构造说授于50年代末创立的一种新全球构造假说,是中国五大构造学派之一。这一理论不但揭示了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规律,而且在自然科学哲学方面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是波浪状的。这无论是对地球科学还是对其他自然科学都有极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介绍一种阐明地壳的统一构造格局及地壳运动规律的假说。由张伯声于1962年提出。它认为,整个地壳的构造是由大小不同的地壳块体和大小不同的活动带镶嵌而成的复杂构造图案,称为地壳的镶嵌构造。同一级别的活动带与地块带相间分布,在构造地貌上显示峰-谷起伏及疏-密相间,并具有近等间距性,称为波浪状构造。全球地壳表现为几个系统的一级套一级的活动带与地块带的定蓑排列,因而在几个方向上表现出一级套一级的波浪状构造。地壳几个系统的、从宏观到微观级级相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