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修制(monasticism),哲学-宗教学-基督教-〔制度、法规〕-隐修制,天主教和东正教信徒离世苦修或独身修道的主张和制度。又称修道制。“修道”一词源自希腊文“monos”,意为单独、个别、独居,最初专指独居之人,后在基督教中指古代公教会、天主教和东正教中以离世苦修为宗旨、从独处隐居发展为集体隐修这一形式和制度下的独身者。其制度称为修道制或隐修制,其成员称为修道士或隐修士,包括隐修士和隐修女。作为早期教会的一个独特运动,隐修制出现于3世纪末、4世纪初,最初的隐修者为了躲避对于基督教信仰者的迫害而隐居在沙漠里,后来的隐修者则是为了追求更加深入地与天主交往的灵性生活而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沙漠中的圣安东尼(Anthony the Great,251~356)是第一个知名的隐修者,他依照《玛窦福音》中耶稣“去!变卖你所有的……然后来跟随我”的教导,隐遁到埃及的旷野之中,单独生活。他以及追随他的隐修士们以读经、默想和祈祷的方式生活,多通过禁食来寻求接近天主。这些隐修者们多为独身者,也有夫妇二人一起过没有性关系的苦修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