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过(fallacy about examples),哲学-哲学-逻辑学-印度逻辑史,古印度比量(论式)中关于喻的一种过失。古印度最早的系统论述见于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于《因明入正理论》中将其优化。法称的表述虽有不同,但其实质内容继承了陈那之说。依陈那所论,喻分同喻和异喻,二者皆有真似(假),真者能助因证宗,似者则否。喻的过失称为喻过,有过之喻则称似喻。前者分为同喻过和异喻过,后者则分似同喻和似异喻。依唐疏所论,喻之过或在喻体,或在喻依。喻体之过实由违背因三相之后二相所致,喻依之过则由立敌双方未能就喻依达成共识所致。具体而言,同喻之过共有5种:①能立法不成,指同喻依缺因的过失。如立量:人是生物,是动物故,一切动物都是生物,譬如松柏。此比量中的同喻依为松柏,是生物但非动物,故有过。②所立法不成,指同喻依缺宗中所说的法(即所立法)的过失。如立量:人是黄的,是动物故,一切动物都是黄的,譬如白羊。此量中的白羊虽是动物,但非黄色,故以此为同喻依,有所立法不成之过。③俱不成,指同喻依既有能立法不成之过,又有所立法不成之过。如立量:人是生物,是动物故,一切动物都是生物,譬如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