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农学 领域
诺贝尔:我搞了一辈子的硝酸甘油能治我的病,我咋不知道
1896年,诺贝尔患有非常严重的心绞痛,他的医生建议他服用硝酸甘油(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
此时,诺贝尔认为自己穷尽一生都在研究硝酸甘油,都没发现它有这功效,偏执地认为医生无知,不予理睬,直至去世。
讽刺的是,100年后的1998年“伟哥之父”费里德·穆拉德博士由于早年发现硝酸甘油释放的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信号分子能够舒张血管从而缓解心脏病患者的病痛而斩获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现在,由硝酸甘油制成的硝酸甘油片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特效药。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与爱因斯坦的国籍认同
1922年4月6日,爱因斯坦在索邦大学哲学学会上,有人问爱因斯坦如果狭义相对论的证明结果出来了,预计外界会有怎样的反应。
这时,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人会说我是人,英国人会说我是世界公民;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不正确,那么英国人会说我是人,而人会说我是犹太人。”
不过,现实总是那么的让人意外,最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被证明是正确的,爱因斯坦却入了美国籍,而爱因斯坦的国籍也被标记为“出生的美国人”。
癌症未来的最佳治疗手段,可能是一款给狗药
2017年04月,英国的《每日邮报》发出一份报道,说在美国有一男子曾在2016年被确诊患有癌症,到2017年1月癌症进入晚期,癌细胞扩散到了全身,医生判定他只生下3个月的寿命,然而他病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3个月后,他非但没死,反而生龙活虎,而身体里的癌细胞也全部消失,他痊愈了。
原来,在这名男子被判定死亡期间,他在机缘之下结识了一名兽医,而这名兽医给了他一个偏方,让他试试一款叫做芬苯达唑的狗药,这本是一种主要用来的药物。男子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竟然在3个月后居然痊愈了。据说,后来他还收集了与他有相似经历的人的信息,其中有40多个与他一样幸运,通过芬苯达唑治好了癌症。
回到那名给他建议的兽医,其实他给的建议也不是毫无由来的,而是在根据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上给出的专业建议。其实早在2008年的一次医学实验“事故”中,研究人员就已经发现芬苯达唑和维生素配合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且研究表明一定要联合维生素使用,如果单独使用芬苯达唑,那非但不能抑制,反而还会加速癌细胞的生长。
不过,因为芬苯达唑的抗癌机制尚不透彻,而且也没有相关的药物通过临床验证,所以这个方法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偏方。
【辟谣】钻石的成分不是由这位大化学家确定的
钻石是当今世界最主流的宝石,它有着稳定的化学性质,自然界最强的硬度和极高的折射率,这些优秀的性质确实让它有成为最主流宝石的资格。
在现代化学形成之前,人们热衷于钻石,却一直不知道钻石到底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网上流言,说钻石是由碳元素构成这一发现是由法国大化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的,甚至还将定为第一个烧钻石的人。这其实是一个谣言。
根据记载,世界上最早烧钻石的人是意大利的几个科学院院士,1649年,他们为了研究宝石的受热稳定性,先后将红宝石和钻石等置于容器中加热,后来发现红宝石毫无变化,但钻石却消失了。到了1779年,又有几位意大利科学家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一颗钻石上,不一会,钻石就化作一缕黑烟,这甚至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认为简直不可思议。3年之后,我们谣言中的主人公在听说这一实验后(注意,不是他烧的),他甚至给出了一个论断,说
“金刚石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要十分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也许,这个问题甚至永远无法回答出来。”
不过,1797年英国科学家钱南就做了一个历史意义重大的实验,把一颗钻石放到一个充满氧气中的金质密封筒中充分燃烧,这才真正确认钻石是由碳元素构成的本质。
物质的速度不能超越光速,那要是本来就超越光速呢?
狭义相对论认为,无论在何种惯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c,即光速是不变的,并且,任何物质都不可能通过获得能量加速超越光速。
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假说,认为如果在宇宙空间存在着某些粒子,这些粒子的速度本来就超过光速,并且获得的能量越多,反而运动速度越慢,直到获得无穷大能量后,速度才减慢到光速。
这类粒子被科学家定义为,而它们的存在也不违背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你眼中的谬论,其实是真的
1911年,在波隆哲学大会上,法国物理学家为反驳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有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只不过两岁,而他的兄弟早已死去了,因为地球上已经过了200年了。
不过,问题是如果这个实验能够成功,那结果也将会是假设中的结果,于是这个假设被物理学称为双生子佯谬。
叶子的离去,不因为风也不因为树
女孩问男孩:你说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三毛 《梦里花落知多少》)?
男孩:都不是,是(又名ABA)。
女孩:…
男孩又说:好像乙烯也有作用,到底是乙烯还是ABA来着?
女孩:…
男孩:离层区细胞的纤维素酶&果胶酶合成还有最终细胞壁裂解都是乙烯诱导的,脱落的早期和这个生理过程的启动则由ABA主导,后期离层形成是乙烯主导,这两个激素既独立作用但也相互影响。不过乙烯产生主要是由ABA刺激,那可以说明ABA促进叶片脱落比乙烯更重要,但这个说法好像没有多少文献支撑…
女孩:…
艾滋病其实有“疫苗”,及时发现可有效阻断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绝症,没有之一,加之它的传染性,一般人可说是谈之色变。
又由于艾滋病毒(HIV)是一种RNA病毒,这类病毒在自我复制繁殖的过程中变异极快,其真正意义上的疫苗研制极其困难,甚至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即便研制成功,其有效期也绝对不会很长,几乎不会超过一个月。这点可以参考同样是RNA病毒的狂犬病疫苗,后者的有效期只有6个月,所以即便研制成功,其意义也不大。
不过,因为对于艾滋病绝症的惯性认知太强,一般人可能认为在感染艾滋病毒(HIV)后就已经无力回天,只能等待病情的一步步恶化。
其实不然,艾滋病病毒从侵入人体到扩散至全身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按照生理情况来说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只要能够及时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目前最常采用三种药物联合阻断: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感染者就能大概有95%的几率防治艾滋病。当然阻断药服用越及时,阻断的几率越高,2小时内服用效果是最好的。
当然,阻断药的价格也是不菲的,大概会在1000-1500元之间。
广义相对论发表之初,世界上只有3个人能理解?不是的,其实只有2个,还包含爱因斯坦
1915年,爱因斯坦时隔10年,继1905年发布狭义相对论之后再次发布了广义相对论。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阐述了时空关系,将引力场解释为时空的弯曲,推导出了黑洞,预言了引力波。
广义相对论中的这些理论对于当时即便是顶级的科学家而言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这几乎颠覆了他们对于传统时空观念的认知。无怪乎英国诗人蒲柏将他和牛顿形容为:牛顿是将物理学带入光明的人,而爱因斯坦又重新将物理学带入黑暗。
在广义相对论在发表之初,能够真正理解它的人中有一个就是英国科学家。他是第一个接受广义相对论并用英语向世界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也是第一个通过实验观测证实广义相对论的科学家。
据说,在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之后,
有记者问他:“全世界只有三人懂相对论吗?”
他回答:“我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
尽管这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真正了解相对论的人并不多。
20%总是比80%重要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
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
后来,他又将这一规律拓展发现,它虽然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对社会、经济及生活中的各类事务却普遍适用,即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中这一规律被人们称为二八定律。
逻辑学家喝啤酒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酒吧,都想喝杯啤酒,但互相不知道对方想喝什么,
酒保问:“三位都要来杯啤酒吗?”
第一个逻辑学家:“我不知道。”
第二个:“我也不知道。”
第三个:“
逻辑学家的切磋
逻辑学家A的老婆生了个孩子,第二天碰到逻辑学家B,
逻辑学家B: Is it a boy or girl ?
逻辑学家A:
(逻辑学家B皱眉,跟我玩这套?)
逻辑学家B:Are you gay or not?
逻辑学家A: … …
法国大化学家:断头也得做个实验
1794年,法国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此时身为波旁王朝包税官的大化学家也被捕入狱,最后被判死刑。
传说,在行刑前和刽子手约定当头被砍下后他会尽可能多地眨眼,以此来确定头砍下后是否还有感觉。
据说断头后他一共眨了11次,这也成了他最后的研究。
拉瓦锡:你以为我在认真思考,其实我在看我老婆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幅插图(如图),图中大科学家拉瓦锡坐在试验台前,手握羽毛笔,面向微微上扬,好似在认真思考问题。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只能说你想多了,这幅插图其实是取自法国大画家为拉瓦锡夫妇画的一幅肖像画,拉瓦锡盯着的是他妻子玛丽·安娜·皮埃尔莱特,只是插图中他妻子被无情的PS掉了。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我算好了我哪天会死就哪天会死
达芬奇有一位法官朋友,他的私生子,同达芬奇一样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一生共写了各类文章书籍200多种,内容大量涉及数学、力学、机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密码术、炼金术,以及占星术等,甚至连数学领域的复数的概念都是他提出来的。
当时的占星术可是名正言顺的科学,当时大学里还有占星术教授的职位,甚至连教皇有事没事都要找占星术士问一下吉凶。
据说,作为当时的大星占学家,在他71岁时通过占星术推算出自己将在75岁时的1576年9月21日去世。不料,到了算好的那天,他发现自己依旧生龙活虎。为了保全自己大星占学家的荣誉,他自杀了。
大科学家:热包治百病,然后热死了
法国大数学家大物理学家生平极度痴迷热学。
1822年,他在物理学上提出了热传导定律,由此奠定了他在物理学上的崇高地位。
在此过程中,他为描述热传导过程还发明了现在虐杀无数理工科大学生的变换。
不过,在生活中他同样痴迷于热学,认为热能包治百病。
1930年5月16日大夏天巴黎,他关上了家中的门窗,穿上厚厚的衣服,坐在火炉边,于是他被活活热死了。
三色公猫都是病猫
绿川幸漫画《夏目友人帐》中,放着自己的大妖怪不做非得做夏目宠物猫的Sensei斑被设定为一只拥有橙黑白三种颜色的三色猫,而且还是一只公猫。
不过,在现实生活当中,三色的公猫却是不常见的,而且就算是见到了那也一定是只有生理缺陷的猫。
因为猫的原始毛色为白色,控制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而橙黑两色的控制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所以拥有2条X染色体的母猫可以拥有三种颜色,但只拥有1条X染色体的公猫却最多只能拥有两种颜色,除非先天性多出一条X染色体而成为一只型染色体猫。
不过,在日本雄性三色猫正因为它的稀少而被视为一种幸运的象征。
高考物理速记:电磁学中的左手右手定律使用场合快速记忆
在电磁学中,有这么几个著名的定律:
判断与力相关的左手定则,
判断感应电流的右手定则,
还有判断电流磁感线方向的安培定则(右)。
科学家们发明这几个定律判别方式本来是想简化判断流程的,可惜一会儿左手一会儿右手却又造成了混淆。
后来,有人根据这几个定律的判断对象“安培力/洛仑磁力”,“电流”和“磁感线”各提取出一个核心字组成“力 - 电 - 线”,然后根据这几个字中共有的笔画勾的方向来标识左右手,若是字向左勾就用左手,向右勾就用右手,这样就进一步解决了左右手混淆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你碰到电磁学中,判断“安培力/洛仑磁力”,“电流”和“磁感线”方向时,你应该分别用
煤矿的自燃消耗
地下埋藏煤矿作为一种矿物存在,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它们应该会静静地躺在地下等待人们开采。事实上,某些煤矿层或人为或自燃被点燃后,将会数十年上百年地一直燃烧下去,难以扑灭,这种火被人们称为地下煤火。
地下煤火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且为困恼各国的一大难题,而中国是受地下煤火困恼最严重的国家。
曾有研究表明,中国自燃煤火每年烧掉2亿吨煤,相当于美国全部能源消费的20%。
这是海***?你逗我呢
2015年,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和人民邮电出版社曾联合出版一本动物百科类书籍《常见动物识别图鉴》,豆瓣评价7.3,京东好评95%。
后来,有网友发现这本书从文字内容到配图都堪称错误百出,简直就是奇葩一般的存在。
比如,书中可以在象鼻虫页面配上龙眼鸡图片,把南美松鼠猴当成中国的金丝猴(都是金色?),翠鸟当成啄木鸟(嘴巴都比较长?),还有本属文鸟科的麻雀可以缩写成“鳼科”,最坑的是书中一幅配图(如图)取自网文《异形 奇趣动物PS作品欣赏》,把人家用鲸鱼与****的PS作品当成放在书本当中,这不误人子弟?
 
民俗传说玄学历史文化文学宗教语言哲学化学生物地理电气机械医学学术物理数学农学科学食品学工程社会教育管理学城乡经济运动金融法学戏剧舞蹈电影游戏摄影表演艺术动漫厨艺玩具雕塑绘画园艺音乐时尚建筑传媒航天航空航运娱乐商业体育物流交通旅游装修能源矿产财政制度政党政治行政公安国际战术战略战争武器兵种军事情报希腊大洋洲欧洲中国南极罗马非洲印度海洋美洲美国亚洲埃及俄罗斯苏联波斯日本英国巴比伦理论标准会议生活活动职业网络公益兴趣技术概念人物组织时代
父领域
子领域

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