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of acceleration),工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地震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具有一定阻尼比的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动作用下,最大加速度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考虑土木工程结构的低阻尼特性,阻尼比一般不大于0.20。虽然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是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计算得到,但其主要反映的是特定地震动时程的特性。一般,近场地震、小震和硬质场地上的地震动反应谱峰值多出现于高频段,远场地震、强震和软土场地上的地震动反应谱峰值常出现在低频段。已有震害表明,不同的地震动反应谱特性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结构(如刚性或高柔结构)发生地震破坏。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出现,有效地促进了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如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则是根据振型分解原理,利用加速度反应谱简化计算结构地震反应最大值,并通过合理的振型组合估计结构总地震作用效应。由于无须进行地震动时程计算,基于反应谱的分析方法在实际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广泛应用。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及其特征参数(谱加速度)也用于结构抗震性能设计(需求谱)和地震损伤分析(易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