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分浓度梯度(plant nutrient concentration gradient),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学-[矿质元素吸收与利用]-植物养分吸收-植物养分浓度梯度,植物根表与土壤或生物质膜内外的养分浓度之差与间距之比。当界面两侧溶液间存在浓度差时,在界面允许溶质自由通过的条件下,高浓度侧与低浓度侧的溶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均匀递减的。依靠浓度差,溶质通过热运动会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最终达到两者平衡。由于浓度梯度造成的渗透势的差异,也会带动溶液的流动。植物养分浓度梯度来源于菲克定律第一定律,由德国生理学家A.E.菲克[注]于1855年发现,由S.A.巴伯[注]等人于1963年提出。植物养分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速率越大。菲克定律第一定律适用于对稳态状况下扩散作用的描述。巴伯认为,钾、磷元素无法通过质流的形式来满足根部养分的需求,大部分需要通过扩散的形式到达根部。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往往会导致根表的离子浓度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养分离子也就可以通过扩散的形式迁移至根表。根系吸收养分速率越快,浓度梯度就越大,这样也会加快养分从土壤到根部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