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给途径给药(extravenous administration),医学-现代医学-药学领域-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血管外给途径给药,一般指静脉以外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肉注射(见图)、皮下注射、透皮给药、黏膜和直肠给药等途径。与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同,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能需经一个吸收过程方能逐渐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由于血管外给药存在吸收过程,故此其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口服吸收就会受到食物、胃肠道pH的影响。延缓胃排空利于一些碱性药物在胃中的溶解,能促进其肠道吸收;但对某些酸性药物则相反,用普鲁本辛延缓胃排空即会使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吸收减慢。食物一方面可延缓利福平、异烟肼、左旋多巴等药物的吸收,另一方面则促进硝基呋喃妥因和克拉霉素的吸收。肠蠕动对药物吸收也有影响,适当的肠蠕动可促进固体制剂崩解和溶解,尤其是微绒毛的蠕动可使不搅动水层厚度减少,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肠蠕动加快又使一些溶解度小的药物因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使其吸收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