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翻译规范(formative norm of translation),文学-语言文字-语用学、修辞学及翻译学-翻译-翻译规范,按产生方式而划分的翻译规范。由中国翻译学者蓝红军于2012年提出。与指令性翻译规范相对。形成性翻译规范指大多数译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认为良好的、正确的、有效的翻译行为(包括译前行为、译中行为和译后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通常是译者个体倡导、群体自发遵从、群体相互学习、不断强化而渐进性形成的。例如,“以诗译诗”和“以散文译诗”是两种有关诗歌翻译的形成性规范,这两种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群体中,其影响力和认可度各不相同。描写翻译学所指的“翻译规范”一般为形成性翻译规范。指令性翻译规范指由权力(代理)机构、社会组织、权威人士制定,以制度(文本、口授指令)形式出现,通过社会或组织的奖惩来强化的。例如,于2004年6月1日生效的中国翻译服务质量的第一部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和于2005年9月1日生效的中国翻译服务质量的第二部行业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就是指令性的翻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