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性别逆转(fish sex reversal),农学-渔业-水产养殖-水产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生殖生物学-鱼类性别逆转,在一定条件下,鱼类的雌雄个体相互转化的现象。性逆转现象在鱼类中相当普遍。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鱼类学家刘建康就发现黄鳝存在由雌向雄转化的性反转现象。鱼类性别逆转分为自然性逆转和人工性逆转。在自然界中,黄鳝、石斑鱼和剑尾鱼等雌性先性成熟后转化为雄性,而金鲷、平鲷、黄鳍鲷等鲷属鱼类一般为雄性先成熟后转化为雌性。生产实践中,黄鳝天然性反转较早发生导致雌性亲本个体小而怀卵量少,而石斑鱼天然性反转发生的迟缓导致雄性亲鱼缺乏。在绝大部分鱼类中,无论是否有性别决定基因,性类固醇浓度或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能够使之发生性反转,从而导致遗传型和生理型不一致。雌激素和雄激素对于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必不可少。在鱼类性别分化早期,当体内的内源性类固醇激素还未产生或含量不足时,使用足够剂量的外源性类固醇激素能够改变性腺的分化方向。温度是影响鱼类性别分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对于大部分温度敏感性鱼类,高温能诱导雌性向雄性逆转;反之,低温则诱导雌性比例的上升,如罗非鱼和青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