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波波特法则(Rapoport's rule),理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学〕-保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拉波波特法则,很多植物和动物类群的分布区大小呈现出在低纬度地区较小而在高纬度地区较大的现象。拉波波特法则由美国生物学家G.C.史蒂文斯[注]于1989年提出,为了纪念阿根廷学者E.H.拉波波特[注]而以其名字命名。该法则描述了物种分布区大小在生物地理区间变化的现象。E.H.拉波波特发现,在哺乳动物中,高纬度的亚种往往比低纬度的亚种的分布区更大。后来G.C.史蒂文斯把纬度梯度上的拉波波特法则拓展到了海拔和水下梯度。他认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物种对温差大的气候适应能力比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的物种更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温差)可能是导致这些地区的物种分布区较大的重要原因。高纬度地区多次出现的冰川造成分布区较小的物种向低纬度地区扩散或者灭绝,最后只有那些分布区较大的物种才能存活下来。然而,由于分析方法的缺陷和一些类群(如硬骨鱼)中并没有出现拉波波特法则,因此拉波波特法则也受到了较多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