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化学防治(chemical control of weeds),农学-植物保护学-杂草学-杂草防治,利用化学除草剂对农田、果桑茶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等处的杂草进行防治的方法。早在19世纪末人们发现用硫酸铜可以防除麦田一些十字花科杂草,后来用硫酸、矿物油等防除杂草。真正能够选择性地防除作物田杂草除草剂的发现应是在1932年,二硝酚、地乐酚可以防除部分禾谷类作物田中的阔叶杂草。除草剂大规模应用可追溯到1942年,发现了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除草活性,后相继发现了2甲4氯等除草剂,这些除草剂选择性更强,对作物更安全。20世纪60~70年代,酰胺类、三氮苯类、取代脲类、氨基甲酸酯类、二硝基苯胺类、联吡啶类等除草剂大量问世,丰富了农田化学除草剂品种,化学除草迅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尤其是70年代后期,基于对靶分子设计合成的超高效、广谱、高选择性除草剂大量涌现,如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类的发现与广泛应用,农田化学除草面积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