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黄河防汛(flood control of Yellow River in ancient China),工学-水利工程-水利史-中国水利史-中国防洪史,古代黄河防汛的方法、制度及其实践,包括对汛水的认识、报汛、汛地值守等环节,以及有关规章。对于汛期的认识,汉代已有记载。《汉书·沟洫志》载,河平二年(前27年),黄河再次于平原决口。杜钦对大将军王凤说,决口如不在本年冬堵筑,来年春天桃花盛开,黄河必定涨水。此为古籍对桃汛的最早记载。宋代进一步认识到洪水与季节的关系,以物候时令定来水名称,有桃花水、菜花水、麦黄水、瓜蔓水等,还按不同月份命名来水。宋代还掌握了“水信有常”的规律,并且对信水有初步的定量分析。另外,除了常规的汛期洪水外,还认识到存在异常暴涨的洪水,即“客水”,这些都是对汛期洪水长期观察的结果。元代则认识到有信水和涨水的区别,对于汛期的防洪和堤防修守,具有重要意义。元代制定了中国最早的防洪法规《河防令》,规定汛期官员的“守涨”制度,州、县主管河防的官员每年六月一日至八月底要驻守防汛一线,九月一日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