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酱釉小罐(Brown Glazed Pot in Western Jin Dynasty),历史学-文物-陶瓷文物-代表性器物,中国西晋时期陶器代表性器物,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又称绛釉小罐。因表面施罩褐、酱、棕等不同色调的铁呈色釉,故名。器型为侈口束颈或直口直领,溜肩,有的肩部出台,鼓腹,下腹斜收,小平底。根据肩部是否置系分为无系、双系、四系小罐,置系者多为横向的环形、桥形横系,少数为纵系。高度在10厘米以下。均为易熔黏土红陶胎,施铁呈色酱釉。肩部常留下三处细小的支钉痕,推断为支钉覆烧而成。出土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甘肃、江苏等省晋墓,以洛阳地区西晋墓出土数量最多,大多一墓一件,少数墓葬一墓两件,应为中原地区产品。辽宁地区西晋墓也有少量出土,多数与中原地区墓葬出土者相同,应由中原地区输入,而肩部出台的酱釉小罐仅发现于这一地区,可能是当地产品。南方地区除江苏宜兴西晋元康七年(297)周处墓外,集中出土于南京地区东晋贵族墓葬,可能是由洛阳携入的旧物,或东晋时期当地窑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