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造山带(Andes orogen),理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造山带-安第斯造山带,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域东南部的造山带。安第斯造山带北起哥伦比亚,南至智利三联点地区(南纬46°),沿南美板块西部边缘展布,是一条南北向延伸达9000千米的巨型增生型造山带。它的形成主要与纳斯卡板块在中-新生代沿秘鲁-智利海沟俯冲至南美板块之下有关。由于俯冲的纳斯卡洋壳较为年轻,俯冲带倾角较小,俯冲板块与上覆板块之间的水平挤压强烈,致使火山弧直接发育在活动大陆边缘上,后方并未出现拉张型弧后盆地,而是褶皱逆冲断裂带。这是经典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主要特征。火山弧以发育钙碱性系列岩石为特征,其成分与俯冲板片的角度和大陆边缘岩石圈的应力状态等因素。早期俯冲作用开始于早侏罗世(约2亿年前),在中-晚白垩世(约9000万年前),由于较热的、年轻洋壳开始下插至南美板块之下,俯冲方向也由先前的南东向转变为北东向,构造体制发生巨大改变,弧前发生强烈的挤压缩短及构造抬升,同时诱发了大陆弧岩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