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玉摩竭(Jade Makara of the Liao Dynasty),历史学-文物-玉石文物-代表性器物,中国辽代代表性玉器。摩竭,梵文称makara,又译作摩加罗。为印度佛教和神话中的一种动物,兽首鱼身、长鼻利齿,被认为是河水之精。这一形象常见于古代印度的雕塑和绘画中,并随着佛教东传,进入中国。摩竭形象在辽代十分流行,在玉器、石器、金银器、鎏金铜器和陶三彩器等器类中都有出现,其外形特点已和早期的摩竭有所不同,主要以龙首、鱼身、双翼和鱼尾为特征,被认为具有驱邪、免灾和祈福的美好内涵。辽代玉摩竭主要出土于辽代早期的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7号辽墓和辽代中期的陈国公主墓中。它们都具有龙首上昂、张口卷唇、头顶丫形角、双翼上举、八字胡形鱼尾的特点。叶茂台7号辽墓中出土的是一对琥珀耳饰,形象较为模糊。陈国公主墓中的玉摩竭出现在陈国公主腰间佩带的一组玉佩中,白玉质。其一为单摩竭;其二为相并联成对的双摩竭,并和1件双鱼玉佩、1件单鱼玉佩、1件双凤玉佩及1件绶带纹状玉佩共同组成1组寓意吉祥的玉组佩。此外,辽宁省北票市水泉1号辽墓中出土了一件石质摩竭,特征典型、雕琢细致、风格质朴,可和玉雕作品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