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歌剧(New National Opera),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运动与文学现象】-现代文学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后在秧歌剧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歌剧形式。歌剧艺术是西方的舶来品。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儿童音乐剧,为新歌剧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聂耳、田汉的《扬子江暴风雨》,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在延安演出的《农村曲》《军民进行曲》等,更多地接受了西洋歌剧的形式和手法,没有使歌剧民族化,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新歌剧还未诞生。解放区新秧歌运动的兴起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文艺工作者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吸收中外古今其他戏剧形式的某些优点,创造了自由活泼、有民族风味、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歌剧品种——民族新歌剧。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后,《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成为新歌剧的先导。1945年歌剧《白毛女》,将民间故事、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歌剧艺术相结合,完成了从秧歌剧到新歌剧的转变,成为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之作。1945年5月,傅铎编制、集体作曲的歌剧《王秀鸾》在冀中饶阳县公演,标志着民族新歌剧开始走向成熟。《白毛女》改编自晋察冀传奇“白毛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