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寺石窟(Biluo Temple Grottoes),历史学-文物-石窟寺、石刻-石窟,中国北朝至唐代佛教石窟。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的碧落山南麓。碧落寺古名圣佛院,创建于北魏太和六年(482),盛于唐代,北宋英宗赐号治平院,元代更额碧落寺,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历代都有修缮。寺院东院的北面依山开凿洞窟3个,坐北朝南,编号为西窟、中窟、东窟,有大小造像100余尊。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窟又称“五龙洞”,为北齐时期开凿洞窟,窟西外壁石阶旁有“□太和六年造,至唐大和六年三百五十年,僧道弘再修此寺”题记,外壁西侧还有“大齐武平七年”题记。平面略呈方形,攒尖顶,正壁及左、右壁前设低坛。窟内雕佛、菩萨、供养人、力士等像共计65尊。北壁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东、西壁坛上各雕一佛二菩萨像。三壁主佛均为内着僧祇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的结跏趺坐像。北壁弟子、菩萨立像服饰与佛像相同,东西壁菩萨立像上身着十字帔帛,相交于腹部打结,下穿长裙。三壁的造像均为高浮雕。窟内中上部还残存有大量的供养人线刻画和供养人题记,为社邑人合造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