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尔特衙门(Porte),历史学-世界历史-〔欧洲历史〕-南斯拉夫历史,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机构。最早指称素丹主持的御前会议,后逐渐指代大维齐尔在其官邸主持的国务会议。原意为通向皇宫的宫门,素丹在这里发布各项诏谕和决定,后来宫门成为奥斯曼帝国中央政府的象征。这一名字最早见于西方国家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文件,因外交使节都在宫门处受到接见而得名。1536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同素丹苏莱曼结盟,法国使节步入素丹宫殿的宫门同伊斯坦布尔维齐尔会谈,法语称其为颇尔特衙门,由于法语在当时是通行的外交语言,因此这一称呼被大部分欧洲国家所接受,以此指代奥斯曼帝国中央政府。颇尔特衙门的成员包括维齐尔、大法官和财政官以及政务秘书。维齐尔协助素丹处理军政要务,人数不定,15~16世纪初通常包括3名维齐尔,16世纪中叶增至4名,后增至7名,17世纪中叶达到11名。其中大维齐尔1名,是众多官员中职务最高的行政事务总负责人。所有军政事务经由颇尔特衙门议定,再提交素丹批准签署后发布。1913年政变土耳其群众在颇尔特衙门前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后,向被征服地区派驻常设统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