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拱理论(compressive arch theory),理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地质及地质灾害-地下工程,认为隧洞开挖后顶部土体会失去稳定而产生的坍塌,当塌落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自稳的压力拱,进入新的稳定平衡状态的理论。又称为平衡拱理论。普氏拱理论是由苏联学者M.M.普罗托耶科诺夫提出。洞室开挖后,如不及时支护,洞顶岩体将不断跨落而形成一个拱形,又称塌落拱。最初这个拱形是不稳定的,如果洞侧壁稳定,则拱高随塌落不断增高;反之,如侧壁不稳定,则拱跨和拱高同时增大。当洞的埋深大于5倍拱跨时,塌落拱就不会无限发展,最终将在围岩中形成一个自然平衡拱。这时,作用于支护衬砌上的围岩压力就是平衡拱与衬砌间破碎岩体的重量,与拱外岩体无关。利用普氏拱理论可计算围岩压力。大量实践证明,普氏拱理论只适用于散体结构岩体,如强风化、强烈破碎岩体、松动岩体和新近堆积的土体等。另外,洞室上覆岩体需有一定的厚度(埋深大于5倍拱跨),才能形成平衡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