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初,许多不同种类的超弦理论由对偶性建立起关连性,同一个对偶性物态可以在其他的超弦理论当中被描述为另外一种物态,这些关连性暗示每一种超弦理论都是一个更深层次理论的子集理论,这个理论由爱德华·威滕提出,并称之为“M理论”。建基于数量众多的弦理论学家的工作之上(包含了阿肖克·森、克里斯·赫尔、保罗·汤森、迈克尔·杜夫及约翰·席瓦兹),1995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爱德华·威滕于在南加州大学所举办的研讨会上提出了“M理论”,同时使用它解释了一批先前观察到的对偶性,启动了一波弦理论的研究热潮,在弦理论发展史当中被称为第二次超弦革命。弦论的发现不同于过去任何物理理论的发现,弦论又可以说是起源于一种不恰当的物理和实验。后来的发展表明,强相互作用不能用弦论,至少不能用已知的简单的弦论来描述和解释。强相互作用的最好的理论还是场论,一种最完美的场论:量子色动力学。在后来的某一章内我们会发现,其实弦论与量子色动力学有一种非常微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离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