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又称地震断裂。沿控制地震的先存断层上产生错动,其展布、产状和位移性质与活动断裂带相一致,成为活动断裂带的直接表现,一般7级以上地震都伴有明显的地震断层,个别6级以上(或震源较浅)的地震也出现有地震断层。其长度与错动量(水平和垂直分量),除与震级大小有关外,并与震源深度、活动断裂带的规模和区域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根据对地震断层造成的陡坎、切割的地层、断层泥和崩积楔等的地貌和地质分析,以及采集样品,利用考古资料、碳-14法、热释光等年代测定方法,进一步确定古地震事件的年代,可以恢复和重建古地震年代表,进而对大地震的重复间隔或重复率作出判断。沿地震断层带分布的明显的地质地貌标志有地震断层陡坎(断层崖)、槽沟、鼓包、水塘、堰塞湖、山脊及水系(冲沟)错开、滑坡、崖崩、古树错开及倾斜,以及构筑物的错开等。如1739年宁夏平罗8级地震造成的明代石砌长城右旋错开,水平错距1.45米,垂直错距0.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