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ancient book editions),管理学-图书馆学-文献学与文献保护-【中国古籍整理】-古籍版本,由特定工艺制作的,具有特定形式与内容的古籍物质形态。具体地讲,是指同一种古籍在讲唱、铸刻、传抄、传拓、刻印等不同形式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因篇章卷次、文字内容、版式设计、装订形式等方面产生的差异而形成的各种图书形态。“版”与“本”最初并不是连用的,而是各有其义。《说文解字》释“版”云:“判也,从片,反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片也,旧作‘判也’,浅人妄改,今正。”“片”即“半木”,“版”即指木片。“本”的本意是树根,用作书籍始见于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版本”用作一词始于北宋时期,当时仅指刻本,与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有关,所以又写作“板本”。元明以后,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图书制作方式的复杂化,“版本”的含义逐渐扩大,成为一书各种本子的总称。古籍版本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众多的类型。例如,以制版工艺分,有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钤印本、石印本、影印本、饾版、拱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