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花玉髓(Etched Chalcedony),历史学-考古学-考古科技-玉器研究,以蚀花工艺加工的玉髓珠饰。蚀花玉髓珠最早出现于哈拉帕文化[注]中,是印度河谷文明的产物。中期蚀花玉髓珠年代约为公元前300~公元200年,中国云南、新疆等地出土的蚀花玉髓珠多属于这一阶段;晚期蚀花玉髓珠年代为600~1000年。中国考古学家夏鼐最早从云南晋宁石寨山墓地13号墓出土的玛瑙珠和玉髓珠中辨识出蚀花玉髓,命名为蚀花肉红石髓珠。蚀花是在珠子表面制作纹饰的工艺,方法是将一种野生的植物嫩茎捣烂加以碳酸钠溶液,作为颜料绘纹饰于珠子表面,待颜料干燥后将珠子埋入木炭余烬数分钟后取出,再以粗布疾擦至光亮,珠子表面便呈现出各种白色花纹。玉髓属于超显微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单体呈纤维状,延伸方向垂直于层面或自由面。这些纤维状单体平行或近于平行排列成板状或近球状的集合体,粒间微孔内充填水分和气泡,多呈块状产出。玉髓的化学组成中有90%~99%为SiO2,含Fe、Al、Ca等杂质或其他矿物的细小颗粒,比重为2.57~2.64,莫氏硬度6.5,点测法得到的折射率为1.53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