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构造(sea-floor tectonic),理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洋底岩石圈-海底构造,海底地质体或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或形成之后发生变形变位所显现的形迹。它主要通过地球物理学、岩石学、地层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综合方法和技术,分析和研究海底地质体或岩石的形成、变形和变位。关于海底构造,有很多学说进行研究,主流为两种学说:“固定论”大洋化作用说和“活动论”板块构造说。大多数地质学者认为板块构造说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发展的科学学说,因此按板块构造论点,叙述海底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海底地形构造可分为大陆边缘、深海盆地或洋盆和大洋中脊或洋隆。大陆边缘,包括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这里有大陆架、陆坡、陆隆或海沟及岛弧等构造。深海盆地或洋盆是指水深4000~6000米(平均水深3310米)的自大陆坡到洋中脊之间的深海底,其上分布有海盆、深海丘陵、深海平原、海山、海台、海隆、海岭等。大洋中脊或中央海岭是贯穿大洋呈线性延伸的巨大山岭,总长达7800千米,其上发育有中央裂谷及其与之平行延伸的岭脊和谷地和与横切的中脊转换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