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渡槽(aqueduct in ancient China),理学-科学技术史-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灌溉工程技术史-古代输水工程-古代渡槽,中国古代的渠道与河流、沟谷、洼地和道路等相交时而修建的建筑物,两端与渠道相接,普遍用于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或灌溉,也用于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还可通航。又称过水桥。在中国古代,渡槽称飞渠或架槽等,建设历史悠久,许多水利工程尤其是引水工程都使用渡槽,由此创造出众多具有显著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渡槽。据《水经注·渭水》记载,早在西汉时,已采用渡槽工程向城市供水。为解决都城长安的供水问题,汉代辟有泬水支渠入城,又引洨注泬以补充其水量,使泬水成为汉长安城的主要供水源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曾采用“飞渠引水入城”的方式,将泬水引入城中。隋唐宋时期,渡槽的建筑规模很大,水工技术长足进步。据《新唐书·地理志三》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由于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市南)的地下水咸苦,无法饮用,长史李勣“架汾,引晋水入东城”,供城中居民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