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效果(sensory effects),理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食物获取〕-觅食行为-感觉效果,被捕食者通过色型改变而表现出的一系列无规则或不可预测的、能给捕食者造成困扰的动作或行为特征。1931年,英国动物学家L.霍本[注]和南非生理学家D.斯洛姆[注]提出猎物通过体色的变化,降低被捕食概率。在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着感觉效果。例如,避役(Chamaeleonidae,俗称变色龙)的肤色会随着背景、温度和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他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袭击。刺豚(Diodon nicthemerus)在遇到危险时,把身体的硬刺竖立起来,以之御敌或起到警告作用,其体积增大也使一些小型天敌无法下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动物的感觉效果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