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钱(Banliang Coin),历史学-考古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遗物-秦汉铜器,中国秦至西汉前期通行的圆形方孔铸币。多为铜质。面文“半两”,为计重币名,二字横列于方孔两侧(见图)。秦制二十四铢(一铢约合今0.65克)为一两,半两为十二铢。半两钱始铸于战国晚期的秦国,秦统一后,以半两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此前钱币文字种类繁多,大体以纪地为主,秦半两钱开启了钱币文字的纪重时期。西汉半两铜钱今见秦半两大小厚薄轻重不一,一般直径2.5~3厘米,重5克左右(7~8铢)。钱体欠圆,无内外郭,背平素,制作略粗。秦末减重甚多。西汉前期先后行用各种减重半两。汉初官私皆铸,体小轻薄形如榆荚,俗称榆荚半两或榆荚钱;吕后行八铢半两、五分钱(重为半两的1/5,或说钱径五分),面文都是半两;文帝四铢半两,在汉初钱币中铸工较精、标准程度较高;武帝四铢半两,又称三分钱(重为半两的1/3),多有浅细外郭,少量还有内郭,也称有郭半两。战国圆钱上已有郭。钱郭有助于保护钱体、钱文,并防止磨钱取熔,有郭是古代铸币技术的进步。在湖南、湖北等地的西汉前期墓中曾出土铁质四铢半两钱,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