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Fuyu),法学-民族学-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史-〔古代民族〕-〔东北古代民族〕-扶余,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与国名。又称夫余、凫臾。扶余建国于何时,史家考订,尚无定说。西汉已有扶余,称王于濊地,故有“濊王之印”,有故城名叫濊城。汉代扶余,在长城以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可二千里,户8万,于东北各族中,地最平敞,农业发达也最早。过去,治史者多以为扶余以今吉林省农安为中心。近年来,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早期扶余王城应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区,高句丽强大以后,扶余王城才西迁至今农安县境内。其范围,相当于今西以农安为中心,东以吉林市为中心,四平以北,哈尔滨以南,东北平原中部。自汉以来,役属挹娄,使其不得自通贡于中原;至三国时,高句丽渐强,而扶余衰弱,挹娄始自通贡于中原。扶余物产丰富,除五谷之外,又出名马、赤玉、貂豽、大珠,以金银为饰。其王以六畜名官,有牛加、马加、猪加、大使等号。围栅作城,有宫室、仓库、牢狱。邑落有豪民,名下户皆为奴婢。其法严苛,男女淫皆杀之。杀人偿命,尽没其家人为奴婢。其俗,用殷正月祭天,遇战亦祭天,杀牛,以蹄占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