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man's headwear),历史学-中国历史-辽宋西夏金史-阶级,中国古代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在古代中国,凡举行冠礼后的成年男子,日常外出或与外人接触,都要佩戴各种头衣,以作为一种礼节。普通百姓佩戴的头衣,通常是在发髻上罩一块方巾,将头一直覆盖到前额。这块方巾称为帕头,亦作帞头、陌头、绡头、络头等。用其罩头时,先从脑后包到前额,再在额头处打一个结。这种罩头的方式,很像今天陕北地区农民们常用白羊肚手巾包头的方法。帕头后来又发生一些变化,而被称为幞头,亦作襆头。宋代学者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一书中记道:“后周武帝遂裁出四脚,名曰幞头,逐日就头裹之。”北周武帝制作的幞头,是将罩头的方巾裁制出四个脚,用于裹头。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这种幞头的罩头方法:“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即用方巾罩头时,将方巾的两个角于脑后打结,并扎成两脚,让其自然下垂;再将方巾的另外两个脚向上反折,在头顶处打结。打结的位置正处于头顶发髻前端,于是便出现后高前低的样式。幞头四脚的这种打结方式,古人认为具有尚文、重武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