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仿(parody),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语文学,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和幽默的写作方式对另一篇作品进行调侃性模仿。又称戏仿、戏拟、谐仿。源于古希腊语parodia。古希腊就已经出现了讽仿的作品,亚里士多德曾使用讽仿一词,用以指称对史诗的滑稽模仿和改造。到了古罗马时期,讽仿的内涵稍有变化,但总体上与古希腊时期差别不大。中世纪讽仿开始指向模仿圣经故事的幽默叙事风格,这一倾向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直到但丁的《神曲》问世,这部作品的社会批判功能丰富了讽仿理论。M.de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则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讽仿作品,为后世建构讽仿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直到19世纪,讽仿作品一直都被批评家视为内容粗俗、风格拙劣的模仿性作品。进入20世纪,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讽仿开始作为一种手法进入文学创作,对其的评价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以V.B.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者将讽仿视为文学作品产生陌生化效果的手段。以此为转折点,讽仿开始成为文艺理论家关注的热点问题。M.M.巴赫金将讽仿提升到哲学层面,认为讽仿是小说的类型学特征,实则反映了世界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