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税(Tea tax),历史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经济],中国自唐代以来历代政府征收的一种产品税。从唐代开始,南北方人民中出现普遍饮茶的习惯,制茶在唐代开始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唐代中叶,国家开始了对茶叶的征税和榷税。榷是专卖,税是过税或住税。建中元年(780)九月,唐德宗下令征收茶税,开始是什一之税。兴元元年(784),停止征收茶税。贞元九年(793),“复税茶”。自此唐代茶税再无断征。凡是“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一律设置税场,分作三等估价,征收什一之税。五代十国时期,各朝均沿袭唐制,征收茶税。中原诸朝基本上不产茶,人们所嗜好的茶叶,大多从江淮以南由商旅贩运而来,这些割据势力便借此征收茶税。如后梁在雍州(治所在今陕西西安)、河阳(今河南孟州西)、徐州(今属江苏)三处设场院税茶。茶税率为十分之二。后唐时,省司及诸府置税茶场院,“自湖南至京六七处纳税,以至商旅不通”。南方诸国由于茶叶产区产量不一,税收政策不同。如后蜀实行茶叶榷征专卖政策,而楚国则鼓励茶叶通商,仅收茶叶交易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