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康,中国古代儒家宣扬的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理想。见于《礼记·礼运》。“大同”世界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们不只是亲爱其父母,爱抚其子女,而且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了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古代儒家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因而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不如“大同”世界那样和谐高尚,但毕竟还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是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夏、商、周三代相继而起的阶级社会的“盛世”。这是儒家认为可以达到并力促其实现的现实目标。儒家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宋以后,“小康”社会往往是一些思想家和变法者憧憬的蓝图或奋斗的目标。